同是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非低保户只能拿到55元基础养老金,而低保户每月除能拿到55元养老金外,还能拿到200多元的低保金,这是农村普遍存在着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养老金不如低保金的现象,在城市里也同样存在。
2月19日,民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保障标准为373元,月人均补助252元,总计月人均可拿到625元。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为2434元,月人均补助111元,合计月人均可得到313元。与此相比,201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则只有81元,还不到城市低保金的七分之一,是农村低保金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很多地区的农村养老金仍维持在每月55元的领取水平上。
“只有女儿的老人,如果女儿嫁到了别的村,也可以申请成为低保户。无儿无女反而成了好事。”本报记者的一位亲属曾这样感叹,脸上露着羡慕的表情。
那么,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合并会不会提高养老金标准呢?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悬念。
低保金年年涨成惯例
2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介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住房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透露,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保障标准为373元,月人均补助252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资金724.2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3.0%、3.3%和13.9%。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保障标准为2434元,月人均补助111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资金841.9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7.7%、7.1%和17.3%。
依此数据计算,城市低保对象平均每月可得到625元低保金,而农村低保对象平均每月则可拿300元低保金。与此相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81元的数据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何况很多农村地区的养老金仍维持在55元而已。
与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多年没有变化相比,城乡低保标准则年年上调。
2月19日,北京朝阳区民政局一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4年北京市低保金已从580元上涨到了650元,涨幅12.07%,目前还处于更新低保人员信息阶段,但会从1月份补发。
北京民政局1月29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城市低保标准比2013年提高了70元,而农村低保标准增幅更大,由2013年的家庭月人均460元调整为560元,上调100元,调整幅度为21.74%,各区县政府在此基础上制订本区县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方案。相关资料显示,这已经是北京在6年里第8次提高城乡低保金。
哈尔滨市自2010年起每年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最新一次提高是从2013年10月1日起,将市区低保标准由年人均1718元提高到2508元,增加790元,增幅达46%,农村财政补助水平由年人均1236元提高到1810元,人均增加574元,增幅46.4%。
厦门市2014年再将城市低保标准将每月增加75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增加80元。而山西大同市,更是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城市中,关于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提高的报道鲜有。江苏省曾在2012年宣布将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并将城乡居民养老金提高到每月70元。
“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相当重视,年年涨不足为奇。”一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拿养老金的不如拿低保金的,有儿有女的老人反而比无儿无女的老人手头拮据。”本报记者的亲属感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