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为何走向停滞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从1981年至2004年,全球掀起了养老金计划的私有化浪潮(见图):超过30个发展中国家用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的、私有化的(个人账户型)养老金计划替代已存在多年、由政府管理的现收现付型养老金计划。然而这一潮流在2005年以后并未延续下去,在东欧和南美,私有化的养老金计划被改回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本文主要介绍这一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19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为养老金计划的私有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时机。为了应对经济滞胀和日益沉重的政府债务,欧美等大国在1980年以后掀起了一股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和国有经济私有化浪潮,例如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都崇尚小政府,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状态,而不能纯粹依靠政府的福利保障,因此提倡降低税收,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作为世界首个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国家,智利政府重用一批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学成回国的经济学家,实施了经济改革及养老金体制改革,可以说智利的改革深受自由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1982年至1999年的美国股票牛市给投资者带来了13.6%的年实际回报率,这个数字几乎是历史平均值的两倍(Siegel,2008),在这节节攀升的股市背景下,私有化的养老个人账户容易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

  1994年,世界银行推出其旗帜性的报告《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提出了著名的“三支柱”理论—政府提供的、现收现付型养老金计划成本过于高昂,且无法应对未来的老龄化危机,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推行私有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后,世界银行携带着大量的援助资金,帮助多个国家建立私有化的养老金计划,掀起了新一轮的养老金私有化浪潮(见图)。

  2.2000年以来,反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大。

  事实上,学术界与实践界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质疑却一直不曾间断,不过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这些声音被主流的私有化观点完全压制了。

  第一,多年来,学术界对养老金私有化的正确性存在很大分歧。虽然曾于1997至2000年间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却一直是养老金私有化的反对者。他的一些论文明确批评了私有化养老金计划的不合理性,例如欧尔萨格和斯蒂格利茨(Orszag&Stiglitz,2001)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私有化的养老金制度下,通常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缺乏信息充分的投资者和监管者,使潜在的滥用权利和范围更广。此外,更大的市场波动和多层次金融市场的缺位,使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待遇确定型计划所提供的各种养老保险更有价值。第二支柱应融入设计良好的、政府管理的待遇确定型计划,私营的第二支柱计划并非总是最佳选择。另外,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尼古拉斯·巴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等都是养老金私有化体制的批评者,例如巴尔和戴蒙德(Barr&Diamond,2009)认为,强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优越性的说法在假设条件方面存在许多错误,世界上并没有单一的、最好的养老金制度。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