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养老保险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
养老金,没必要再缴下去。对此,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对哪类参保人员,多缴养老保险费都是划算的。”而相关专家则指出,消除公众“多缴不划算”的疑虑需算好细账,个别情况下确实不排除会出现这种问题。
疑虑:未必能活到领完养老金
我国现行的《
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缴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如果退休时没有缴满15年可以继续缴存,直到满足年限,退休后每个月领一次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与四个因素相关:所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历年来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由此看来,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领取人员必须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良好,起码要在退休后的139个月的个人账户领取期限内一直健在,才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个人积累的养老金领取完。
这也正是近期“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起因。不少网友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且“最终可能不能领完自己缴纳的所有金额”,因此缴满15年就可以停止缴费。
对此,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称,我国正在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退休人员退休时领到的养老金,与其工作时的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直接相关。同时,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对长期缴费的,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对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个人缴费越多,享受的政府补贴也会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多缴肯定是划算的。”
评判:多缴是否划算要“算细账”
也有专家认为,多缴到底划不划算要算细账。融360分析师指出,缴多长时间才划算不能一概而论。“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正常工作的职工,身体状况良好,那么退休后不仅可以享受个人缴纳的部分,还能享受单位缴纳的部分,后者要远高于前者,少缴养老金可能会有损失;但对于那些没有工作、自己去缴纳
社保的人来说,有时候多缴养老保险可能确实不划算。”
他还表示,从养老金制度设计本身来看,如果是高知识分子、从事技术性工作、个人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比较“吃亏”;反过来,如果从事的是社会基层工作,比如清洁工、服务员等,个人工资水平要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会从养老金制度中获益——工作中缴纳很少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获取较高的养老金。从这方面来看,养老金制度也有一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评论人士何禾认为,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在变数,并且统筹账户的养老金不能继承也会影响投保人的积极性。现行政策下,养老金领取人去世后,统筹账户中单位缴纳部分划归公共财政,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最后“充公”,还不如少缴一点,反正有财政兜底,拿最低档养老金也无所谓,至少没“损失”。因此,统筹账户的养老金待遇如何规定最低领取年限也要有一个明确说法。“只有制度设计合理了,大家才有‘多缴多得’的动力。”
记者获悉,近期人社部一位专家表示,养老金机制正在完善,除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可以继承外,统筹账户(单位缴纳部分)的继承问题也在研究中。不过这一方案能否通过以及何时公布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