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农保没有市里的养老补贴高,收入比不过城里厢咯兄弟。今年开始就跟他同步了!”家住高新区浒关镇九图村一组村民李进元说到新农保待遇的提高,乐得合不拢嘴。乐的是,自己的新农保待遇跟城里的一样的,自己这个“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据高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培林介绍,苏州到2012年要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2013年要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的并轨。这一目标,高新区已提前一年时间率先实现,目前高新区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上已经实现了城乡并轨。
李进元和妻子李美英一起参加了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今年1月份,区新农保政策调整后,夫妻两人的基础养老金均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70元调整为240元,仅养老金这项,每个月夫妻俩的收入就一下子提高了140元。除了享受与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一样的待遇之外,夫妻俩还耕种着自留地,饭桌上的蔬菜基本不用掏钱去买,夫妻俩还参加了村里的股份合作社,每年能分得股金补贴家用,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从今年1月起,高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提高老年农民的养老待遇,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从原来的70周岁以下每人每月170元、7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200元,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240元,与苏州市老居民补贴标准保持一致,并建立了同步调整机制。今后,只要市里补贴一调整,参加区新农保居民的养老待遇也将跟上步伐。截至9月,区内有1.13万名纯农劳动力缴费参加了区新型农保,0.98万名老年农民享受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参保率和老年农民待遇享受率均达到100%。
除了新农保以外,医保待遇的调整也给了老百姓实惠。家住浒关开发区阳山花苑第一社区的61岁的老俞,去年因患动脉粥样硬化住院,共花去医药费11.9万元,老俞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还好,区医保基金为其承担了约8.2万元,个人仅承担约3.7万元,老俞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地。高新区率先建立的城乡一体的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2007年5月实施以来,已先后4次对制度进行调整完善。
今年4月起,高新区将区医保的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400元调整到每人每年500元,参保人员的门诊个人帐户金额由每年100元调整到每年200元,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结付比例由70%调整为80%,在区外定点医疗机构结付比例由50%调整为60%,并新增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特殊医疗救助对象,加大了保障力度。
此外,新增的意外伤害险和身故险,也使得参保人员因意外交通、刑事案件、人身意外等情况发生符合结付条件的医疗等费用由商业保险公司赔付。截至今年9月份,区医保基金累计为参保人员支付各种费用达1.97亿元,其中对3350名符合区医保救助条件的人员实施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基金746.12万余元。切实减轻了参保患者的看病负担,基本杜绝了老百姓因病致贫的出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