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碧心获救了,更多的“小碧心”怎么办?白血病女孩刘碧心的不幸遭遇牵动了全广州市民的心,“爱从头开始十万火急救碧心义剪”也最终为小碧心筹得了足够的手术费。
在前天由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等主办、新快报参与筹办的“为了千万个小碧心——儿童重病救助机制研讨会”上,广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李志雄向新快报记者透露,广州计划今年6月份出台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制度,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重大疾病都有望纳入救助范围。“会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上加大投入,同时让更多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加入减免贫困病友的行列。”
何谓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
“普通的疾病,现有的十几万元救助应该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些需要花几十万的病,这是远远不够。”李志雄介绍,目前民政系统就儿童多种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救助做得比较好。但在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重大疾病的救助上仍然做得不够。
广州重大医疗补助的费用:
(6)、重大疾病医疗补助=4541x0.26%=11.81元
注:个人是不要缴费的
据了解,2009年广州市民政局专门成立了广州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规范医疗救助审核、审批流程等。目前困难群众在就医时,首先享受医保或新农合,其次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如仍困难的还可享受慈善医疗救助。李志雄以白血病为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医疗救助3万,慈善医疗救助3万,慈善会的专项基金会等等这些加起来,就是14万左右。”他认为,现有的救助制度对于重大疾病的救助仍未完善。对此,广州市民政局计划在今年6月份左右,在现有的医疗救助制度基础上,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制度。
“重大疾病”究竟包括了哪些病种?李志雄表示会优先选择治疗费用高昂、治疗时间长的病种,如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另外,他还认为制度应兼顾住院治疗与门诊治疗。“不一定要住院才叫重大疾病,有些疾病需要长期的门诊治疗,我们希望把这些也纳进救助范围。”李志雄说。
据了解,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制度的救助类别与范围仍然在研究当中。李志雄表示制度在出台前会广泛征询市民与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
政府难以全包需向民间借力
“政府不可能全包,还需要民间力量的支持。”李志雄表示,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制度并不等于“大包大揽”,民间慈善的力量也非常重要。
“部分由政府解决,慈善团体、基金会等民间力量作为一个补充。”李志雄期望政府能引导规范的民间力量参与重大疾病的救助。“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市民这次捐钱了,等他有需要救助的时候能否优先?许多方法都是可以研究的。”他表示,应当尽量地拓宽筹款的渠道,让更多力量参与其中。
专家点评
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应更大程度向民间力量开放
“解决办法?就是政府要放开工作!”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临众多有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政府不可能承担太多的任务。他还表示,政府在履行责任的同时,应当考虑更大程度地向民间力量开放。
“现有的很多慈善机构、基金会都办得不好,而且也不能随便建立。”王则楚表示在现有的环境下,仍然缺少规范化的强大的民间力量。他认为政府应参考国外对民间慈善团体的开放态度。
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要简化申请流程降低救助门槛
“类似的事情已经讨论了很多次,为什么制度还是完善不了?”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现有的医疗救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申请手续很繁杂,限制很多。钱也不可能够用。”彭澎认为要完善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必须首先简化申请救助的流程与降低救助门槛。
除了从政府方面着手,彭澎认为还可以引进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不可能让政府大包大揽,社会组织的参与应该是大方向。”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民间力量更具有生命力与公信力。但培育社会组织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需要从政府、商业保险等其他方面的保障。
另外,彭澎还建议政府可出台专门针对儿童的医疗救助制度,同时在疾病预防、治疗费用等多个方面降低救助成本。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