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海市启用了2010版《医保药品目录。浦东药企研发的“优贺丁”、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等4种新药物,凭借其创新优势走进了医保目录。
上海医保带来机遇
“2010版的医保目录,对‘浦东创造’的新药可谓提供了不小的市场机遇”。浦东科委高新处负责生物医药的工作人员表示。
抗乙肝药物阿德福韦酯是首次列入上海医保目录,落户浦东的上海益生源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药“优贺丁”(阿德福韦酯片)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德福韦酯。2004年,公司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联合研发的三斜晶结构的阿德福韦酯获得专利授权,2007年上市后成为国家一类新药,并被列入上海市高新成果转化A类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虽然在药品招标中面对着11个厂家的竞争,但益生源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贺丁”颇有信心,而一旦胜出,意味公司年均的销售收入有望增加1000万元。
“转化糖”项目入选上海《医保目录》,也为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再添市场机遇。2006年,由海尼药业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合作的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上市,是国内首家仿制的三类新药,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厂家能生产。公司市场部人员介绍,之前“转化糖”项目已进入多省医保目录,海尼的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也成为多个省市医保的采购产品,企业希望借助这一机遇将其打造成亿元产值的药品。
记者从浦东科委了解到,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上成功开发的利用第二代光动力原理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此次也列入医保目录。而在今年初,张江的凯力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款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已入选医保的医疗器械目录。
“绿色通道”助推药企研发
新世纪期间研发成功并上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上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的共同特点。沪产新药能如此快地进入上海医保,源于2009年底市医保调整时设置的“绿色通道”。当时,上海市相关部门着手调整乙类药品目录,即表明“上海市近年来研发成功的新药,在经过推荐和专家评审后,优先进入医保目录”。
据了解,虽有绿色通道,但沪研新药进入目录仍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经过科委的推荐,再由人保局、药监局、卫生局联手科委共同组织专家评审。新区科委负责人表示,2008年得知沪研新药有望优先入选市级医保目录时,即开始对浦东研发上市新药的跟踪。新药推荐有上市两年以上等严格要求,因此,尽管浦东研发上市的新药不少,新区科委最终推荐了4个厂家的5种新药品种。“到企业的研发成果大多得到了认同。”这位负责人表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