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在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天津市社保档案馆。据悉,作为全国首家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示范基地,天津社保档案馆实现了档案影像化管理,把过去厚厚的文件袋变成了电子档案影像,使市民办理相关业务的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变为两分钟,不仅提高了查询效率,也避免了在频繁查阅、借出、转移档案过程中发生篡改、磨损、损坏以至丢失档案等情况的出现。
据悉,天津市社保档案馆占地2万平方米,覆盖全市978万人民群众的110万卷社保基金管理档案,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该馆设置了档案接收区、查询服务区、档案数字化加工区、办公区和档案展览区等五大功能区,可提供社会咨询、阅览、外借、复制、展览、编研、制发证明、内部查询、自助查询和远程查询等各项服务。
据该馆馆长刘艳欣介绍,这里的社保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最长的为100年。此次归档范围包括社保管理、社会保险费征缴以及五险的待遇等多项内容,保管期限各有不同。
据悉,即日起,该档案馆的档案查询服务大厅将正式面向单位和个人开放。服务大厅设有专门的接待服务台,还设置了电脑、电子触摸屏等,可为市民提供多种查询服务。
此外,记者从15日召开的天津市民生档案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方便市民查阅民生档案,今后凡公民个人查阅涉及本人权益的档案,市档案馆将免收查阅、保护、复制等费用。(来源:城市快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