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穿底”之问:三年后大病医保谁来埋单
千呼万唤的大病医保将在今年国庆节开始实施。按照多部委会签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大病医保的筹资是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
据悉,大病医保的实施细则将在国庆后出台,业内人士预计,具体的筹资办法应该基本划定在《指导意见》显示的途径内,即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度筹资时解决资金来源,逐步完善筹资机制。
虽然新农合资金一向结余较多,但据测算,如果大病医保的筹资水平为40元/人,那么全国新农合的统筹基金三年就将用完。
城镇职工医保的情况也不见得乐观。虽然其制度设计中预先就搭载了大病医保的有关条款,此次暂时不需要额外支出,但在人社部否认了医保基金个人缴纳比例提高传闻的情况下,背负着报销目录扩容、大病医保筹资等重压的医保基金,将不得不另辟蹊径应对支付困境。
确切消息称,2011年上海和北京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都已出现收不抵支。中国社科院一项有关测算得出初步结论称,城镇职工医保将在2017年出现普遍赤字,也就是二线以上城市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将无法做到当年平衡。
显然,随着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大,医疗费用控制就尤为迫切。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本轮新医改日益把医疗费用控制摆上显要位置,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迫切。然而总额预付的先天不足,既无法管控到目录外支出和自费病人的花销,另一方面,按病种付费却因其数据要求高、测算复杂,试点工作进展缓慢。
控制医疗费用,无论对于医疗机构,还是对于医保基金,都成为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