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6日上午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记者采访了前来听取审议意见的、“主管全国药品价格”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他就这些问题首次对媒体作出详尽说明。
谈委屈:药价虚高骂我们,这个有点冤
两会前,有一些省辖市的卫生局纪检组长对记者抱怨:现在药价虚高,药企和药商有很大利润空间来医院促销,公关医生。医院是药品消费的最末端,群众多掏了钱,就把怨言都集中在医院和医生身上。他们拜托记者报道两会时见到国家发改委的人,问问能不能把药价“水分”挤净,不让药商到医院公关,减轻他们的压力。
对此,郭剑英表示,老百姓包括医务工作者都说把药价定好了,没虚高空间,就没有回扣,群众负担就降下来了。这本身没错,但真要核实药价,却不是简单的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只对国有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进行价格管制,其他的药品,包括三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国内企业生产的创新药品及进口药品,统统都由市场调节。到现在,依据法律法规,国家也是只管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
90年代后,由于药价上涨较快,国家对药价加大了管理力度,并根据各方面意见,对药品价格实行最高限价管理。“现在很多人包括医疗卫生系统都认为所有药品都是先由发改委定价。实际上,我们是在已上市销售并形成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降价。”
谈药价:药价降了三轮,没有20多次
从今年2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对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20类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的最高零售限价进行调整,平均降价幅度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0%。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