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9)日,记者在游仙区沈家坝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6张病床上都躺着患者,卫生站站长贾春蓉忙个不停。正在等候做颈部牵引的患者黄天全告诉记者,现在门诊费也能报销,大家都更喜欢光顾家门口的社区卫生站了。
去年11月起,这个卫生服务站在游仙区第一家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试点。富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先斌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试点半年来,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居民医保就诊219人次,应缴费7195元,个人实际支付3357元,其余的3838元由社保门诊统筹支付。而在以往,门诊费是全部由患者自己负担。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游仙区社保局将富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定期到中心调研指导,积极同涪城等兄弟县区交流探讨,在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完善了经办管理规程,形成了一定的经办管理经验。今年3月,这项新规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
据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镇居民医疗门诊统筹是继游仙区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政策以来又一项惠民工程,受惠全区参保群众(包括学生)近6万人。以往,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群众不能报销门诊费,只有住院时才能按比例报销,这让很多不住院的患者觉得“不划算”。报销新规出台后,参加了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不需要另行缴纳门诊统筹参保费用,按规定享受门诊统筹待遇。
根据新规,游仙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乡镇卫生院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持医疗卡(学生凭身份证或户口)可在参保地或居住地选择一家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作为自己的门诊统筹定点医院。参保居民每次门诊医疗费用超过50元的,由统筹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一般诊疗费(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纳入门诊统筹报销范畴,由统筹基金支付。
游仙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缓解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医压力,发挥了医疗保险引导居民“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模式的形成。同时,减轻了城镇居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重点保障居民负担较重的门诊多发病、慢性病,解决居民最急最难的医疗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