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医联体模式的存在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接诊能力,但目前的双向转诊是“转上去的多、转下来的少”,一方面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有些患者在大医院就医后回到社区就面临无药可买的境况;另一方面,在大医院住院有些项目可报销,而回到社区康复会受到
医保总额控制的局限。
贾绍友认为,要想切实实现分级诊疗的愿景,不仅仅需要三甲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还需在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同时,改革现有的医保支付制度,比如以总额预付的形式,由发挥龙头作用的三甲医院协调医联体内各单位统筹安排群众就诊。
前不久,我市下发《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明确指出,在试点医联体内,实现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资源的纵向优化配置,需要建立医疗医保联动机制,在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医疗资源上下联动起来。据了解,我市目前正探索在试点单位内保证医保服务数量和质量、防止推诿参保病人前提下,将各成员单位医保费用单独支付调整为对医联体进行统一支付,将紧密型医联体作为医保决算主体进行打包付费。这一目标若能实现,医联体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