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几千元的健身年卡,一边是“沉睡”的
医保余额,是否可以实现
医保卡与健身卡“一卡通”,按一定比例提取医保卡余额,适度用于健身消费呢?昨天,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计生波委员代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发言,他的《推行医保健身“一卡通”用活健康“余额宝”》发言引起与会委员们关注。
现状:健身消费冷清,医保余额“沉睡”
计生波是宁波市体育中心副主任。据他介绍,我市各类健身需求越来越大,从城区来看,每天最热的是一些免费场地的健身运动,如沿江两岸的广场、游步道,学校开放的运动场等都是人满为患,但是一些健身场馆相对要冷清了。
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健身场馆的消费不够“亲民”。委员们对我市诸多健身场所进行了调查:公益性场馆健身年卡价格在2500元左右,一些商业性场馆价格就更高。“一张小小的健身年卡,让许多市民对场馆健身消费"敬而远之"。因为健身年卡不仅要收取几千元的费用,而且只能定点使用,还有时效期限,所以不少市民称场馆健身是有钱有闲人的"奢侈消费",既费钱又不自由。”计生波说。
于此同时,很多市民医保卡中的余额则长期闲置。目前我市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04万,其中60岁以下的55.2万人,14岁至49岁的有34.4万人。截止2013年5月1日,市区医保余额1万元以上的就有11.5万人。去年4月,市医保中心发布了《关于职工
医疗保险历年账户结余资金用于个人缴费处理办法的通知》,已经实行个人医保历年账户资金有一定余额,即可从历年账户资金中结转到本人的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建议:促进康体结合推行医健“一卡通”
“调查显示,投资1元钱健身,可以省下8.5元的医药费,可以减少100元的抢救费。”计生波委员介绍说,“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个人医保账户历年余额的支付范围,按比例提取并在所有医保定点的场馆可健身"刷卡消费",不受场馆地点的限制,也不受时效限制。这样不仅用活了医保卡中"积淀"的资金,而且给市民的健身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与便利,能够激发群众的健身热情。”
关于具体做法,委员们建议,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体育局,共同签发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购买健身服务办法。凡在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金额超过3000元的人,可自愿按定额标准将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的部分金额一次性划转记入“阳光健身卡”,用于健身消费。其中,往年账户结余金额在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划账标准拟为600元;结余金额在6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划账标准可有600元和1000元两种选择;10000元以上的,划账标准可有1000元和2000两种选择。
市民持“阳光健身卡”可在所有医保定点的场馆进行健身活动,同一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一天内仅限刷卡结算一次,并享受一定折扣优惠。“阳光健身卡”仅限于本人的健身活动消费,不得用于任何物品的购买与套现。刷卡消费的健身项目不高于现金购买的价格。
“对于健身场馆,也有准入制。”计生波说,对提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健身服务的健身场馆,实行医保定点管理。在经过自我申报、资质审核、验收合格后给予“挂牌”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育等部门进行年度监督管理,发现有违规行为的,由医保经办机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或由行政部门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对违法规定使用的费用,按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处理。体育部门对场馆的硬件设施、教练师资资质等专业条件把好检查关口。
它山之石
部分城市“体医结合”很成功
据悉,目前外地已有“体医结合”的成功经验。深圳、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地市都施行了“体医结合”的联动管理机制,规定医保余额可按比例提取,并在定点的健身场馆进行体育活动。其中江苏常州去年开始试点,仅4个月医保余额健身消费就超过了110万。不久前,我省德清县也推行了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