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医保中心的热线电话真难打。”在区医保事务大厅,一位市民无意中的一声抱怨,正巧被当时在场的区人社局医保科科长李秋明听见,就此,区医保中心一系列的服务变革措施接连推出,从开通医保中心官方微博“筱珏微博”,在线讲解医保政策、解答市民提问到把市民最关心的十类问题编印成“医保十问”宣传册,发放到全区30万户居民家庭以及开展对居委干部和社区中心窗口人员上门政策宣讲和培训等,近一年多来,医保中心成功搭建了与市民群众、居委干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区新开企业以及自我提升的咨询、交流、管理、互动和精准服务等五大平台,初步形成长效的服务机制和“平台化”服务品牌,实现服务社会和自我提升的双赢。
自今年3月份区医保中心在“上海虹桥志愿者网”注册成立中心党员志愿者队伍以来,中心的党员和骨干已经在全区各街镇的30多个居民区举办了30多场医保政策讲解和咨询活动,受益群众有1600多人,在区社保中心的9次授课,也为全区1200多家新开户企业开展医保政策和办事流程等业务培训。不少居民说:“他们把我们关心的医保政策都化成日常语言,我们听得懂,搞得明白”。更多的居委干部说:“医保中心是实实在在的送服务上门,为了不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他们专门选居委会有居民活动的时间来。”不给服务对象和组织单位添麻烦是医保中心在开展上门服务中的原则之一,每月社保为新企业培训的日子,也是医保上门服务的日子,而对社区事务中心窗口人员的培训大多利用中午时间进行。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尽量使讲解通俗易懂,中心的志愿者们对演讲内容精心准备,有的还先在家里演练,让家人当听众提建议。如今,不仅志愿者可以根据居保、外来嫂等不同的对象随时调整内容,而且每次活动听讲者都意犹未尽,居民们都希望医保员工能“多来讲讲”。
与居民群众和基层企业的互动沟通,使得医保中心员工能更加换位思考,提高服务。医保中心构建的精确服务把“温馨医保”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工作时间点,“进门迎、办事请、走时送”,遇到特殊情况,员工还会自觉地主动伸出援手。前不久,一名参保市民冒着酷暑来到区医保中心办理综合减负业务,当窗口员工得知此前这位参保市民因报销信息不详影响实际减负金额,曾跑过几个部门均没得到解决时,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其到所属街道办理了相关证明,避免了她的来回奔波,令这位参保市民十分感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