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子女的老人、派出外驻的职员、跳槽流动就业的人,都是城市的新移民。由于各地的医保卡“各自为政”,导致他们在汉就医无法使用,或者使用时遭遇报销难等问题,成了被“卡”在医保门外的新人群。
上周,小张去广州,给家里带回的礼物却是1000多元的保健药。小张无奈地告诉记者,家里并没有人生病,但是因为他的户口和医保卡在广州,人却常驻武汉工作,几年来医保卡账户内有了几千元的闲置资金,在汉却无法使用。在武汉看病要用现金,广州的医保卡内大笔的钱用不了,他的很多同事也都遇到这样的烦恼。因此每次去广州他们都会采取买药转卖的方式套现,这次小张买药后没能转卖出去,只好带回家来。他烦恼地说:“因为医保卡在外地不能刷,返回广州报销又实在太麻烦,所以除非大病,其他的病我打算直接花现金,省得耽误时间。”
但是已经退休的王女士却无法像小张那样洒脱。王女士在武汉和儿子一起生活已有2年,由于黄石的医保卡在汉无法使用,自己患有糖尿病只能掏现金就诊,一年下来就要花几千元。一次住院后,医生告诉她可以在当地医保中心办理异地就诊手续,在武汉指定几家定点医院就诊,先自己垫付再回到黄石报销。为了办好手续,她已经来回跑了不下3趟,她开始对报销产生了恐惧感。王女士说,退休工资打到银行卡,在哪里都可以取,为什么医保不能全国或者全省联网“互通”呢?
武汉市医保中心医保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居民参加医保采取的是属地原则,因工资水平不等导致缴费比例、报销方案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的医保几乎全部以县(市)为统筹单位,无法做到全国联网。而且医保关系和养老关系“捆绑”在一起,退休老人即使户口迁至武汉,医保关系也无法迁入,因此医保卡也成了亟待解决的另一流动难题。目前,长期异地生活、工作的参保人员只能在参保地的医保中心填报《异地就医定点医院申请表》,选定1-3家当地医保定点医院为就诊医院,自行垫付就医费用后再带着凭证回到参保地的社保部门报销,或者通过邮寄、传真交由经办机构办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