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九江讯“我市城镇基本
医疗保险自启动以来,不断完善政策,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城镇人员人人享有医保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在九江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敏铿锵有力的报告,赢得了常委会委员们一致的热烈掌声。自从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将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列入常委会审议议题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专题调研组,深入3个县市区、8家医保定点医院实地调研,发放了1000余份调查问卷,就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熟悉了解、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所到之处的点滴见闻,让调研组成员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惠民工程给城镇居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好政策温暖人心
早在1995年,九江就被确定为国务院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在全国探索了职工基本医保制度。2001年、2008年,九江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积极拓宽参保范围,努力加大财政投入,有效强化基金征收管理,不断扩大全市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有效建立了我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民生在勤,勤而不匮。为把城镇居民医保惠民工程实施好,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用居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为标准,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居民参保率、财政补贴、医疗待遇、统筹水平和基金抗风险能力大幅度提升,让广大居民群众“有病能医好,有病可依靠”。
浔阳区居民詹大庆对此更是感同身受。作为我市首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995年他因患上尿毒症进行了换肾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每年维持身体康复的十几万元药物费却压得他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自从参加了医保,他每年个人支付的费用仅占全部费用的20%左右。面对记者的提问,詹大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到目前看病将近10万元,我个人只出了2万多块。20年来,多亏了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否则我一家人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
医疗保险从城镇职工扩展到城镇居民,我市是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的,这一阳光政策普惠广大群众,让许许多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浔阳区居民靳爱国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09年,他一家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0年他的小外孙意外地患上了血液病,需要到北京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后总共花了60多万元。浔阳区医保局在得知情况后,从医保到转诊再到审核报账一路绿灯,第一时间帮他报销了30多万元医疗费用。靳爱国激动地说:“要是没有参保,我整个家庭都要彻底崩溃。30多万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那可真是天文数字!”
随着医保制度的从无到有、保障水平的由低到高,我市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越来越完善的医保服务,感受到了的党和政府政策阳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