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山东威海、枣庄、日照等地调研发现,“总额控制、超支不补”的支付方式是目前居民
医保的主要支付方式,这有利于保证医保基金的安全,但是如果不辅以其他支付方式,则失于简单粗放,打压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一些乡镇卫生院又一次陷入困境。
“出纳式”管理遇反弹
“2015年上半年居民医保给了91个住院病号,费用额度26万多元,但到4月初91个住院病号的额度就已经用完。”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卫生院副院长毕海滨说起来愁眉苦脸。
据了解,医保基金定额分配是各市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用基层卫生部门人员的话就是“饼就那么大,就看你切多少刀分多少块”。若医院在医疗过程中超出定额费用,超出部门由医院自行解决。这方便了医保部门的管理,确保医保资金不超支。但这种支付方式,在医疗机构那里遇到极大的反弹。枣庄市薛城区周营卫生院院长杨廷认为,医保基金的管理过于简单,“就是个‘出纳’,管的是钱,不是医疗服务”。
据山东省卫计委提供的情况,整合前,济南有的卫生院每月可能获得80万元的新农合基金,现在人社部门每月只拨付十几万元;县级医院整合前每个月可获得约600万元新农合基金,现在人社部门每月只拨付200万元,医院甚至要贷款给老百姓报销。
“总额控制,超支不补”的支付方式,把控费责任交给了医院,也把风险转嫁给了医院,医院要为医保“消化”超过定额的费用。据枣庄市卫生局的统计,截至2015年4月,全市各医院已累计垫付医保资金4.35亿元。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贺敬义说,山东省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由1994年的14‰发展为目前的16.79%,20年间千分号变成了百分号。对于重性精神病,原卫生部规定住院报销不低于70%;辖区内没有精神卫生机构的话,可异地就医,并享受当地报销比例。实际上,受额度所限,今年医院的实际报销比例只有50%。“重性精神病的家庭一般经济状况都很差,病人住不起院,就可能重新进入社会,增加肇事肇祸的概率。”
寿光市卫生局局长刘乐鹏说,由于医保基金在村卫生室的分配额度较低,并且实行定额管理,村卫生室怕超支被罚,往往采取让病人去卫生院取药,回卫生室打针,或者尽量从卫生院选用价格较低的药品,致使群众买不到基本药物目录中有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