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项医保新政出台 杠杆发力医养结合分级诊疗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专家认为,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发挥医保的引导作用,是促进患者有序流动,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的重要杠杆。
“上述六项利好政策,都是围绕怎么方便老百姓居家和就近就医用药来研究制定的,更重要的是,新政策通过充分发挥医保的调节作用,将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的落地。”北京人社局医保处处长孙德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全市共有2188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有1482家,占全部定点医疗机构总数的67.7%,已经构建了社区医疗网络,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推进强化医保杠杆助推分级诊疗
据了解,分级诊疗目前已经在事实上被确定为本轮医改的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而充分发挥医保政策的调节作用,实行“三医联动”,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重要措施。
2017年将成为分级诊疗推进的关键时间节点。根据已经确定的时间表,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体现在核心的任务量要求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在这一过程中,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是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并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实施的重要杠杆。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
社保和卫生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以进一步发挥医保调节作用。如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发挥医保调节作用推进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扩大社区等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药品报销范围,加强不同医疗机构用药报销对接,支持医联体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机构发展等内容。四川省《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也明确,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进一步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差距,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扩大患者就医选择面,方便患者就近诊疗。
“社区鉴于服务能力等原因,患者去得比较少,所以在医保报销上,北京市这次在处方开药量和报销比例上做了调整,引导老百姓更多的愿意慢性病、小病小灾去社区,疑难病,重大病到大医院,同时双向转诊和报销渠道都更通畅,这都将有利于分级诊疗的实施。”孙德尧表示。
在如何发挥医保引导作用推进分级诊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尚红建议,医保要建立推动分级诊疗的鼓励性政策,对于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相应能力内的医疗费用报销,可不受医保预算总额的限制。鼓励部分地方探索将固定额度医保基金划拨给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以鼓励竞争,提高质量和效率。同时,建议将日间手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建立低等级医院首诊患者转诊仍享受高比例报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