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增长”很能形容今年上半年的上海保险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包括寿险在内的各类业务开始逐渐回复到了平稳发展状态。2009年上半年,上海寿险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调结构、促发展”的过程,在保险公司主动调整、市场客观选择、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寿险市场的渠道结构、期限结构、险种结构都有一定改善和优化。
在渠道方面,各寿险公司个人代理、直销以及其他兼业代理渠道发展迅速,占比上升,而银邮代理渠道增长逐渐降温,业务占比下降,渠道结构更趋均衡。上半年上海地区个人代理业务92.76亿元,同比增长8.17%,占比上升至34.31%,而银邮代理业务120.88亿元,同比减少3.50%,保费占比44.7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个百分点。
而在险种结构方面,分红险异军突起,成为了保费的主要来源。截至6月底,上海寿险市场上的分红险业务保费收入162.66亿元,同比增长98.56%,在寿险业务中的比重上升到66%;其他险种保费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投连险业务同比下降59.54%,万能险业务同比下降26.49%,普通寿险同比下降16.04%。
另外,在产品的期限结构方面,上海寿险市场在今年上半年产品期限结构呈现一定的优化态势,期缴业务和短期险发展迅速,新单期缴比例有所提高。截至6月底,一年期及以内短期险业务同比增幅达到17.48%,新单期缴业务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8.60%,而新单趸缴业务同比减少4.78%,新单保费趸缴和期缴比例为77∶23,去年同期为82∶18,因而可以看出,新单期限结构得到一定改善。
具体到保险公司来看,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的“转型”结果在市场上产生的“动静”比较大。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包含个险新契约、银保期缴和团体短险在内的核心业务实现保费5.43亿元,同比增长316%。由于银保业务在该公司保费收入的占比相当重,因而银保渠道的“转型”强度也更大。截至6月30日,该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8亿元,基本维持了2008年的高位运作。其中,期缴保费4.23亿元。得益于期缴转型对银保业务价值的提升,该公司在3~5月份银保的单月折比标准保费均居市场第一,并维持了30%以上的高份额,标准保费连续6个月市场排名第一,并维持在30%左右的市场高份额。(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