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较短,自2004年正式颁布两个《试行办法》以来,虽然盘子不断扩大,到2013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金额已达到5161亿元,但中国社科院世界
社保研究中心博士齐传钧表示,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整个
养老保险体系中地位不高,作用和影响也极为有限。
数据显示,从企业年金计划成员占总就业人口之比这一指标上看,中国仅为1.51%,不仅远远落后于瑞典、比利时、英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私人
养老金市场十分发达的国家,同时也与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公共养老金占主体地位的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仅仅略微高于波兰和和法国。从企业年金资产占GDP比例上来对比,中国企业年金资产仅仅相当于GDP的0.71%,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差距也十分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家高庆波认为,当前制约企业年金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制度的顶层设计。尽管政府提出了与多支柱类似的多层次理论,但企业年金制度自身就是从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而来,补充的意味过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则缺乏相应的整体制度设计。二是制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优惠,企业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缺乏积极性。
此外,过去中国年金投资存在的三个显著问题:一是绝对收益型资产缺乏,组合安全垫底;二是投资渠道过于依赖二级市场,基本只依赖于股票和债券;三是过分追求相对排名,导致投资以“拼股票”为主。这种依赖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风格,在中国资本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年金组合亏损概率约为25%,这意味着每四年就有可能产生一次亏损。平安养老董事长杜永茂认为,过去几年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起伏较大,主要根源于投资范围的狭窄和竞争压力下投资理念的不稳定。
今年上半年,《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和《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颁布,新政将给企业年金市场带来积极的、根本性的变化。长期来看,由于更多的机构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渠道和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它将可能改变企业年金市场的总体格局,并给企业年金相关各方带来较大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写入要加快企业年金发展的论述,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未来企业年金行业可以通过强化行业自律的强化,确保业务的收支平衡;通过各经营主体的自身发展,促进市场从前端营销竞争向后端服务竞争转移,推动市场整体的专业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通过客户对市场认识的提升,促进客户从关注短期投资收益排名向注重中长期稳健收益、注重整体服务过渡,推动企业年金资产配置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