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生活里一些细微的东西总会让我感到意味深长。比如:当我在易思乐给我的名片上看到清晰印着的手机号码时,我定睛了很久,在众多的高层采访中我还是第一次收到像易思乐这样的企业高管印有手机的名片。易思乐告诉我,这仅仅是一种个人习惯。而个人习惯往往与个人的性格气质、为人处世的风格紧密相关。这个细微之处似乎让我可以洞悉到易思乐的勤奋好学,对更宽广世界和事物接纳与了解的心愿,这样一个气度和眼界也许来自他丰富的职业生涯。
如果你来到我们交流的情境之中,你会一眼就认出哪位是易思乐。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在我们所有人中他身着正装。“这只是我个人的选择,因为我总是要处在工作、拜访、出差之中。”这也许正是他严谨专注品性凝聚的外在表现吧。其实,易思乐给我感触至深的是,比起职业经理人,他似乎更像一位学者。认真、专注、持之以恒、严谨而真诚。而那样一种沉稳之中实际上是自信的气场,正如在他谈到挫折记忆的时候,他断然回答自己不记得有什么挫折可以记忆。他的语调依旧平和,但我可以明显地感知到这其中言辞的感情色彩。这样一种内敛的自信也许更加强大和坚韧。
在交流中,有很多问题我都设想过他可能会像其他经理人那样外交辞令般的礼节或象征性回答,甚至我做好了他规避问题的准备。但他几乎对我的每个问题都做了正式的表述。而对于一些涉及到其他企业范畴的内容他都选择了不予评价。由此我想到易思乐是一个坦诚而谨慎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他对待采访态度的真挚和诚恳赢得了我对他的敬重。对于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他会直言,而他从不像很多高管那样借助其他公司的问题来推导出自己公司的高超之处,他也不会像很多经理人那样漫长迂回着官话的回复。对其他公司的理解与尊重也使得他看问题的角度更为公允与客观。这使得他的谈吐更为实际和真诚,没有虚浮的好大喜功。即使在我们交流之中,我看到易思乐针对我之前的采访提纲所做的前期准备材料比我的案头资料还要多,他的专注与认真让人既觉得可爱,更觉得可敬,这想必也可以看出他一贯的工作素养。
类似易思乐这样在保险的世界里“浪迹天涯,行侠仗义”的人往往很容易打动我。因为他们的经历,因为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对生活的感悟。相对那些与业务直接有关的话题,我更喜爱倾心聆听他们在漫长辗转岁月里的所感所悟,那样的参透已经远远超越了保险这个单一的领域,他们的思想往往飞升至更辽远的天宇。可以这样说,与易思乐的交流是我一个学习的过程。他的很多话看似是对我问题的回答,而实际上又远远超越了问题,可以回味在更远的思考之中,比如,他对学习的认识,他对成功的理解,他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他对“理想”的观念(“理想”的世界、人、公司等都不存在。“理想的”这个概念只不过是人们心中一厢情愿的想法。所以,让我们忘记“理想”这个概念吧)。这些无不充盈着人生的哲思。能够领悟于此的也一定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甚至在摘录本期“一语中的”时,我竟一时选择无措。
一些与我们保险业务主题无关的几处交流,让我甚为动容。比如:父亲对易思乐的教育、父母对他身教的榜样,他对家庭的感恩情怀,他甚至不远万里回国为母亲祝寿,这种种的暖心才使我真正久久难以平静。
很多时候,人与人较量的根本之处不是在事业之中,而恰恰就是关乎心灵的内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