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赔付工作的步步深入,这一备受关注的“大案”细节终于浮出水面。综合上证报记者掌握的数据及调查来看,此赔案折射出国内保险公司对大型商业风险项目定价偏低、风险认识不足之漏洞。中国最大保险赔案背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和警示。
错综复杂的保险安排
本以为是一次稳赚不赔的买卖,殊不知竟以巨额赔付收场。令当初介入海力士保险安排的诸多保险机构意想不到的是,总保费340万美元的这张保单,最后赔出去的数额竟然高达9亿美元,约占我国企业财产险2012年保费收入(约360亿元人民币)的15%。
关于这桩“大案”背后的承保及理赔始末,一直未有官方数据对外公布。“由于牵涉到复杂的理赔流程,整个理赔周期相当漫长。”据知情人士透露,直到近期随着赔付过程的步步深入,相关数据才得以浮出水面。
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共有25家保险机构牵涉其中。其中,现代、人保、太保、大地和乐爱金等5家财险公司共同承保了该项目的物质损失一切险及营业中断险,共保份额分别为50%、35%、5%、5%和5%,主承保人为现代财险,保险期限为2013年8月1日零时起至2014年7月31日24时止。
由于参与险企众多,承保形式多样,其波及范围及复杂程度在国内保险市场堪称罕见。知情人士透露称,5家共保公司又分别通过合约分保、临时分保等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再保险安排,再保险人涉及境内14家产险直保公司、6家再保险公司和多家境外再保险接受人。
更多的细节显示,5家共保公司的毛损失金额为9亿美元,向境内其他14家产险直保公司分出损失金额约3.68亿美元,向境内再保险公司分出损失金额约1.74亿美元,向境外再保险接受人分出损失金额约3.33亿美元。这5家共保公司的最终净自留损失金额约0.25亿美元,占总估损金额的2.8%。
在错综复杂的共保及再保等一系列安排后,赔付的大头最终由境外再保险接受人承担,损失金额约为6.24亿美元;参与再保险业务的境内14家产险直保公司,通过分入、转分保、再保险合约或临分安排分出等复杂的保险安排后,最终净自留损失金额约为1.15亿美元;6家境内再保险公司的净自留损失金额约为1.36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9亿美元的估损金额中,约2.76亿美元的损失由境内保险公司承担,占总估损金额的30.7%;约6.24亿美元的损失由境外再保险接受人承担,约占总估损金额的69.3%。
双管齐下消弭价格战
虽然境外再保险接受人承担了赔付大头,但此“大案”背后所揭露的再保市场乱象及风险,值得国内保险业集体反思。
从上文提及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海力士这张所谓的保险大单,最终的保险费率可谓远低于国际同类保单的平均水平。保险公司低价拼抢业务,这在国内大型商业保险项目上已普遍存在。其风险在于,此类大型商业风险项目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可能会对涉案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财险市场带来冲击。
此赔案中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很多直保公司在其中充当了再保人的角色。我国保险业尚处初级发展阶段,多数直保公司尤其是小公司、新公司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较弱,在盲目追求保费规模的利益驱动下,对直保业务的风险管理较为粗放,更谈不上对再保分入风险有较强的识别和管理能力。直保公司过多参与再保分入业务,可能导致风险在直保公司层面滞留,加剧公司财务波动性,打乱正常分保链条。
此外,多数情况下,直保公司接受的分入业务还可以自动进入其再保险合约,加剧了再保险安排的复杂程度,也不利于再保对直保反向调节作用的发挥。以此赔案为例,有14家产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分入该项目,不仅自留了较大风险,而且导致风险在不同公司间反复转移,导致整体再保险安排十分复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