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友邦等昨日高调晒出2015年成绩单。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自然灾害频发的过去一年里,这些国际保险集团仍能取得利润正增长,实属不易。
在这一点上,深耕亚洲、在港上市的
友邦保险最有发言权。自6年前独立上市以来,友邦每年都取得盈利性增长,2015年,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其纯利同比上升16%至32.09亿美元,新业务价值上升26%至21.98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扩大4.6个百分点至54%,年化新保费增长14%至39.91亿美元。
在集团新业务价值等关键指标屡创新高的同时,友邦中国区业绩同步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2015年,友邦中国区在纯利、新业务价值和年化新保费等指标上增长显著,同比分别提升了28%、45%、44%,此外在华营销员渠道新招募人力同比增幅超过50%。很明显,中国已成为友邦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重要战略市场地位凸显。
在第四季度强劲表现的推动下,结构多元的安联集团2015年业绩增长强劲,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2%至107亿欧元,接近2015年度目标区间上限。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利润有所下降。尽管自然灾害的影响较2014年有所增加,但安联集团财险业务的毛保费和营业利润均实现增长;在寿险和
健康险领域,产品结构的战略转型正在加速,收入略有下降,但营业利润实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联集团在华寿险公司,2015年,
中德安联人寿再次实现在国际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下的双重盈利。与2014年相比,中德安联新单年化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增长率环比提高7个百分点,新单保费占中德安联总保费收入高达41%,其中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
不难发现,与国内保险同业相比,虽然外资保险机构的保费、利润增长率并不占优,但在一些诸如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等折射业务“含金量”的关键指标上,外资险企优势尽显,在已有高基数基础上,还在不断持续稳定地提升。相较而言,多数中资保险公司在这些关键指标上,与外资同业尚存一定差距。
差距的存在,与目前中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渠道结构上的定位与风险偏好不无关系。在中资保险公司高举高打理财型保险产品进而追求规模的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却主打保障战略,保障类产品占比往往高达七八成。虽然坚守初期较为艰难,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短期下滑的风险,但从长远来看,产品结构的优化,换来的将是利润、内含价值的持续高增长。
中国市场贡献率的日渐增大,使得外资保险公司决定将发展重心继续向这一地区迁徙。2016年正值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外资保险公司认为,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利好推动下,中国保险业将进一步释放新的活力,他们将继续深挖政策红利,顺势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