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两全保险 > 正文
外资激烈竞争中前10月业务增28.8%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激烈的竞争中,中意人寿等外资寿险公司凭借专业的服务占得先机,很可能在和平安、太平等中资寿险公司的竞争中笑到最后。且致力于团险的新突破。

       今年1至10月,沪上团险保费收入80。9亿元,同比下降3。7%,在寿险总保费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0。9%下滑至19。4%。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长幅度来看,中资寿险公司一直占据着团险市场的话语权。但今年外资寿险公司在团险市场上展现后劲:业务同比增长28。8%,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3%上升至6%。

  在总体负增长的态势下,外资团险虽然总量仍很小,但28。8%的同比增长显示出了活力,而这已经是沪上外资团险连续3年取得正增长。

  今年,包括可口可乐、DHL等大型跨国企业的团险业务,由于AIG全球共保组织的垮台而面临着重新选择团险服务商。
  外资寿险公司由于“本土化”问题,团险业务发展之初就落后中资寿险公司。中资寿险公司具有本土优势,以及原有与不少企事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开展团险业务相对顺利;而外资寿险公司却需要经历一个由不熟悉到熟悉,再到互相信任的过程,这是外资团险的先天不足。同时,在产品领域,外资团险主要集中于团体定期寿险意外险以及短期健康险上,企业年金暂时难以涉足。

  服务精细化寻找突破

  2004年底,团险业务对外资寿险公司开放,在一度利用股东关系获得一些大单之后,外资团险很快归于沉寂。此后几年,外资团险一面致力于“销售团队、技术平台、后援支持”等方面的打造,一面在中资团险几近垄断的业务态势下,努力辟蹊径,寻求新突破。

  “专业化销售”是外资团险极为看重的。以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团险营销部门为例,其销售人员中硕士比例为30%,海外归国人员占30%;加之各类定期的专业培训,使整个销售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开展专业化销售过程中,通过利用外资方的先进经验,中意人寿已拥有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在增加团险附加值方面,外资寿险公司大多提供24小时的网上自助服务、健康管理等延伸服务、开办免费讲座、定期寄送服务期刊等。同样一份“理赔通知书”,中意人寿今年在其背面加入了其他险种宣传以及实用生活资讯等,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外资寿险公司对团险客户的重视。

  太平洋(601099,股吧)安泰人寿团险部有关人士指出,或许这是在中资团险挤兑下的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主打服务牌已为外资团险开启了另外一片天地。

  团险面临税收利空

  “今年以来,导致沪上团险业务负增长的因素很多,如受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关企业普遍压缩费用。而办理团险的企业每年在交纳团体保费的同时,还必须交纳相应的税费,这给本就不十分景气的团险雪上加霜。”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团险部有关人士表示。

  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确“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等”不属于企业职工福利费,也就是说,企业办理团险依旧要缴纳税收。

  业内专家指出,财政部的通知对团险业务的发展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企业投保团险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影响刚有所减缓,企业投保不可能再单独支出一部分缴税,因此团险的总保费出现下滑是正常的。

  如今,上海试点税延型养老险的政策成为多家公司关注的焦点。由于税延型养老险在试点初期将走团险渠道,也就是说,在试点初期,保险公司很可能会采取团险平移的模式来做业务。这对团险业务今后税收方面的变革将可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