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2009年国内寿险业的主题是“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你觉得行业性结构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李良温:我不赞同以片面强调回归保障来进行调结构的概念,什么样的结构是最好的结构,没有人能够回答,回归保障就一定是好结构吗?目前行业在倡导回归保障,但这首先应该搞清保险保障的概念。一般人们认为保险保障就是疾病保险、死亡保险,我觉得这种界定太狭隘了,按照这种界定无疑将保险业的服务范围限定得太窄了。我认为保险保障应该是个大概念,未来出现特定需求时,在经济上能够满足和解决这些需求的方式,应该都属于保障的范畴。
购买风险型产品的目的是当风险发生时得到经济补偿,投资型产品同样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向保险消费者提供经济补偿,因此,发展储蓄型、投资型等业务,也是为人们提供充分保障的客观需要。
我不认为回归保障就是只发展疾病保险和死亡保险。做好保险公司有两个前提,一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需求才能有生存的土壤;二是公司要健康发展就要有边际效益。
《21世纪》:保监会曾在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称结构调整存在反复,提及的现象包括期缴业务短期化,分红险比例过高等,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李良温: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减少趸缴是否就必定能促进期缴的发展?放缓银邮渠道是否就必定能促进个险渠道的发展?收缩中短期是否就必定能促进长期业务的发展?二者并无价值好坏之分,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寿险企业是靠销售成功而生存的,评价一种业务增长方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人们在该时期的目的,如果发展是有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就应该加快发展。
回顾寿险业近30年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趸缴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中短期业务也没有引发经营风险,投资型业务不但为公司形成了大量资产,还产生了巨额的利差益。相反,过分关注个人营销业务的公司,其发展和盈利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按照精算分析,一个20年期缴、风险保额为期初保费20倍的终身寿险,初期占用的资本金为保费的6%左右,而一个5年期的两全投资型保险,在不提供额外风险保障的情况下,初期占用的资本金还不到保费的4%。也就是说同样做相同的业务,投资型业务初期占用的资本金只是风险型业务的2/3,而后者产生的利差益却远远高于前者。从这个角度看,转变发展方式就不能简单的把趸缴转变为期缴,把投资型转变为风险型。
《21世纪》:但是从几家上市寿险公司的表现看,期缴业务占比高的寿险公司获得了较高的估值,因为期缴业务能够带来更多的内含价值,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