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州市政府2011年实事工程项目之一,从今年4月1日起,苏州开始向全市649万外来流动人口试点发放居住证。来自公安户政部门的消息,截至目前,苏州已在全市设立533个办理点,累计制作完成了19万张居住证,13万名外来人口领取了新证。在今年年底,居住证信息采集和发放将覆盖全市。
全市平均每周有3万张新证产生
苏州市公安局户政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省流动人口“居住证”发放试点城市,经过三个多月的稳步推进,目前全市的居住证发放范围从最初的金阊、吴江、平江等3个试点区22个信息采集点,扩大到了虎丘、相城等9个区(县市)533个信息采集点,每天都有很多外来人口前来咨询、办理。按照目前的办证进度,全市平均每周有3万张新证产生,近期一条新的生产线设计完成后,制作居住证速度将会更快。
今年7月1日,江苏公安机关推出了创新管理服务群众二十条措施,其中要求全省各地改革现行的流动人口暂住证制度,在苏州市试点居住证制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向全省推广,力争到2013年全省基本完成换发证。
居住证和暂住证相比有啥好处?
现在江苏省有17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苏州现有649多万外来人口,占全省1/3。为了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经省政府批准,4月1日起,苏州率先开展居住证发放试点。根据居住时间的长短,居住证分临时居住证和居住证两种,临时居住证主要向居住半年以下的人口发放,居住证则是针对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领了居住证后,外来人员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待遇;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居住地县级教育部门按有关规定安排就读,不得加收借读费及其他费用;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生服务;传染病防疫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以往发放的暂住证,出发点是对外来人口进行管理,暂住在哪儿,并不与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市民待遇挂钩,不能全省通用。居住证则不同,作为流动人口在某地居住和享有当地公共服务的有效证明,可以被赋予很多权利,在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享受一定的市民待遇,全省通用。
居住证实施后,将与现有的户籍政策形成一种“阶梯式落户”的格局。外来人口如果符合居住地现行户口准入条件的,可直接落户。对暂时不符合现行户口准入条件的,先申领居住证,在连续居住一定年限、符合一定条件(住房、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后,可以享受落户方面的优惠政策,然后再对其适当降低户口准入的标准。
什么人员能申领居住证?
哪些地方可以办,你要准备好啥材料?
按照目前苏州市出台的居住证申领规定,凡是年满16周岁,拟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应当申领居住证;拟在居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至半年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应当申领短期居住证。未满16周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按规定申领短期居住证、居住证。
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华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居住登记,不申领居住证。
申领6个月内短期居住证的人员,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同时出具固定居住处所证明材料(房产证或住房租赁合同或单位租房证明)。
申领6个月以上居住证的人员除了提供以上材料,还应提供将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相关证明材料,例如本人姓名的房产证、半年以上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或者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
此外,不满49周岁的已婚女性需提供《婚育证明》或《苏州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携带未满16周岁子女的,还应当出示子女户籍证明或者户口簿。
申领所用的照片可以在受理点通过高清摄像头,现场采集录入;网上建立自助申办居住证后,也可以自己提供信息和照片上传,上传照片在现场受理时与本人身份证照片核对。首次申领居住证和办理居住证签注不收取费用。
为方便来苏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苏州警方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综治工作中心和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分别设立居住证受理点。申请人看到现居住地辖区内张贴公告后,就可以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前往受理点申请办理居住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