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机构正打算大举购买生病和高龄投保人出售的人寿保单,比如为每100万美元保单支付40万美元。购得这些保单后,金融机构将它们“证券化”,即把成百上千份保单捆绑,打包成债券,随后出售给大型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后者将在投保人死去时获得收益。
投保人去世越早,相关债券收益越多。相反,如果投保人寿命超出预期,投资者将收益微薄甚至亏钱。但不管投保人何时去世,金融机构都将因打包和交易债券获得丰厚利润。
虽然华尔街为收购保单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合理的借口:那些高龄的,或者患病的人可能急需要钱,并且可能无法继续缴付保费,但我还是反感这种“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卖”的“创新精神”。
金融危机从起初估算的几千亿次贷损失到祸害全球,是因为小小的次贷市场支撑了上万亿的衍生品市场,它是倒金字塔结构,小资金通过杠杆的放大效应,支撑了复杂衍生品的繁荣与丰厚利润,交易不断进行且规模越来越大,直到脆弱的基石倒塌最终使整个金字塔轰然垮掉。
尽管如此,但我仍相信衍生品创始之初是为了弥补交易的缺憾而生,认为通过将风险稀释能够保护所有人的利益。正如我们认购股票是希望这家公司的未来会持续向好,我们可以取得分红和收益,至少也是认为它短期内会有业绩上的亮点,并使价格上升。我们认购证券,是希望它可以给我们分红,在到期的时候可以完满地付给我们本金以及不错的收益。银行放给客户贷款,不是觊觎客户的大房子小车子,而是希望借款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能够逐期足额缴还借款。
但寿险保单证券化则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证券持有者的收益水平与投保人的寿命是负相关的——投保人越不幸(死得越早),投资人收益越高。
我无法想象创造和认购这种债券的人是怎么想的,他每天晚上祷告的时候,是在祈求那些生了病的人康复还是恶化?是在希望那些年纪大的人生存还是死亡?他是否愿意奉养自己年迈的父母,是否愿意探望生病的亲人和朋友?他是否知道自己也会生病与老去?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的不断好转,QDII的呼声也愈渐高,在国内,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始于2005年,寿险证券化的讨论现在也时有声音。我觉得资产证券化或可搞搞,毕竟这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条出路,也可以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拓宽些投资渠道。
但关于寿险证券化,无论是以QDII的形式去投资,还是在国内开展,我都不赞同。人可以去赚钱,可以去要求自己的生活好一些。但做人总得有个原则,有个底限。我对这种寿保证券化的行为表示愤怒,它不配叫做金融创新,这种把自己的利益构建在别人的痛苦上的行为,是可耻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