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大麦屿街道办事处的湖北秭归县流动党员玉环党支部时,党支部正在举行“党建带团建”活动启动仪式,党支部书记宋发远告诉记者,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群团组织,进一步帮助在玉务工的秭归青年自主创业,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
秭归县流动党员玉环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6月17日,如今共有党员11名,预备党员4名。一年来,这个党支部创新工作方式,认真践行承诺,诚做贴心人,甘当“稳压器”,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真正成为流动党员的“温馨之家”。
外出谋生艰辛多,党支部以“服务”为己任。2008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外来人员遭遇了就业“寒冬”,部分人员纷纷返乡,党支部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时召开秭归县务工青年座谈会,承诺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并与21名务工青年现场签定了就业协议。此外面,党支部还积极与企业、人才交流市场联系,建立了交流平台,并通过QQ群、电话等方式提供就业信息,成功安排了300多人就业。目前,秭归籍党员和青年积极份子在玉环兴办的10多家企业运转良好,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创经济效益5000万元,创税400多万。
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的上学问题历来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党支部多次与县教育部门沟通、协调,成功争取到将县环山小学确定为秭归籍务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解除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正如一名务工人员所说:“现在不操心了,我马上将儿子转学过来,跟着我们一起接受城市教育,流动党支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为帮务工人员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党支部主动请来秭归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来到玉环现场办理,这样既免去了务工人员长途跋涉的辛劳,又节省了他们往返开支的费用,这一做法得到了务工人员的高度赞扬。
无私帮助务工人员的事例,在流动支部还有很多。成立一年来,支部开展了29次集体活动,解决工伤及劳资纠纷案件60多起,为20多名特困务工人员免费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并为秭归籍在玉务工的特困家庭送去了慰问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随着玉环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特别是流动党员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有的成了企业的骨干。所以,党支部认为要把管理好、爱护好流动党员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2008年7月8日,在大麦屿一企业工作的秭归籍务工人员王华平在夜晚休息时不幸猝死。事情发生后,部分务工人员情绪激动。党支部迅速召开支部大会,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向务工人员如实说明情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同时,从人道主义出发,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多家单位争取到6。5万元慰问金,并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优秀青年捐款,减轻了家属的经济压力,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流动党员是“游子”,在外打拼创业,也是“赤子”,时刻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支部便又充当起服务站、信息台,积极与家乡党组织联系,搜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近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为家乡建设出智出力。一年多来,有10多名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功开办了养殖业、种植业和服务业,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