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年前9月,寿险行业同比增长4%,但全年有望实现8%的增长。经过结构调整后的明年寿险行业发展速度,不排除二位数增长。
这是记者从上周五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得到的信息。这表明经过去年8月以来的一年多痛苦的结构调整,寿险行业在短暂放慢发展步伐后,又迎接行业新的发展春天。
行业发展回归保障
“一年来,中国寿险业通过强化监管,推进结构调整,防范控制风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其中的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下一步中国寿险业怎样实现科学发展,属于重大战略问题应该进行认真研究”,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开门见山,明确方向。
不仅是陈文辉暂时松了口气,在场的所有寿险行业总裁们也略显轻松。
曾几何,保险行业被疯狂的股市狂风迷住双眼。2007年资本市场的高涨,使得部分保险公司出现了强烈的通过投资赚钱的冲动,盲目追求规模快速增长,大量发展短期投资型保险业务,特别是银行渠道业务迅猛增长,到2008年上半年,这种冲动发展达到高峰,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4%,创下十年增速新高。行业发展出现过热的迹象,不仅存在业务大起大落的风险,也偏离了保险行业保障本质。
一个离开自身发展基石的行业谈何发展前景。“针对寿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保监会从2008年8月起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引导寿险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转变发展方式”,陈文辉表示。
目前,不仅发展速度稳步回升,效益回升。而且,偿付能力监管对促进结构调整也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保监会先后对偿付能力不足的7家公司采取了停止批设分支机构、限制业务规模等措施。并推动12家寿险公司进行增资,改善偿付能力状况。就单一指标标准保费来看,增长较快,业务内含价值提高。1-9月,寿险业标准保费同比增长18%,远超过规模保费的增长速度。
目前,寿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财务和经营比较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寿险业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继续回归保障和长期储蓄能力,回归行业根基,引起大会其他代表的共鸣和高度一致。
资本运作黏合主业
在回归保障的结构调整中,健康快速地发展给保险行业资本运作带来空间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期缴业务增长较快。从寿险经营规律来看,期缴产品占比高可以降低资本金压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强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陈文辉表示。
记者从会场上发现,参会人员不仅由寿险公司,更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大佬,这是以往少有的现象。
中国人寿股份公司总裁万峰表示,公司的经营理念要由注重业务规模向注重效益提升,兼顾规模转变。
与会代表认为,长期期缴业务可以增强业务发展稳定性,熨平投资市场波动,体现出长期储蓄的稳健性;加大保障成分就是要注重风险保障功能,而且保障性强的业务弱化了消费者对投资收益的敏感性,降低了寿险公司资金运作的压力,能促使投资的稳健。
不过,除了发行次级债和公开上市,目前保险公司融资渠道受困匮乏。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德地立人建议将保险公司私募发行次级债修改为公募发行,降低发行成本,并在适当时机开拓其他混合融资方式。
有关投资人士表示,只有保险完全回归保障,才能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区别其他资金,更加稳健,也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