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面临市场保费规模排名下降的危机。据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今年前8个月,上海实现保费收入533。83亿元,排名已经跌至全国第7位,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名次。
寿险业务拖了后腿
寿险业务排名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上海保费排名的下滑。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上海实现寿险保费收入329。25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同比下降3位。在整个上海保险市场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占比超过60%。
上海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排名未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排名全国第4位,同比下降1位;意外险保费收入排名全国第6位,较上年同期持平。该两项险种占上海总保费的比例仅为8。4%,因此对总保费排名的影响相对较小。
记者从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获悉,今年1至8月,该公司个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3%。公司负责人认为,上海市场总体的下滑,可能是受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缓慢影响所致。
对于寿险业务拖后腿的原因,上海保监局负责人指出,上海市销售的寿险产品中投资性产品占比较高,上半年新旧口径保费折算率为73。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13个百分点。
产险业务表现出众
上海财险业务表现则抢眼得多。凭借159。57亿元的保费收入,上海财险业务已经跻身全国地区排名前5强,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位。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截至8月31日,凭借车险业务登顶上海财险市场第一的平安财险,中介业务占比仅55%,电话车险渠道的贡献功不可没。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财险市场竞争逐步规范,市场已由之前的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大公司品牌及服务优势逐步显现。
航运保险中心则是促使上海产险业务排名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保财险全国超过50%、太保产险全国超过40%的船舶险业务已集中到上海。今年前8个月,人保财险上海船舶保险保费收入12。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9个亿。继人保和太保之后,平安财险也计划将自己的航保中心落户上海。
记者另从上海保监局获悉,在依法监管、行业自律下,上海地区产险公司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的承保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险种创新或成关键
在上海产险排名上升的光环下,不少业内人士也关注到保险业深入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上海与领头羊江苏之间的产险保费差距为92。2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7。6亿元;与第2名广东之间的差距为80。3亿元,同比增加8。2亿元;与第3名浙江之间的差距为41。9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
沪上一家全国性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上海产险保费全国排名有所上升,但与江、浙、粤等全国第一集团之间的保费差距正在拉开。由于上海市场地域范围相对较小,地方企业每年固定资产投入和车辆增长相对有限,限制了财险现有险种可保标的总量的增长。
“像上海这样的特殊市场,财险公司要进一步取得业务发展,就要从险种创新下功夫。实践证明,上海在车险占比50%左右的情况下,也取得全国保费排名的提升。目前,航运保险、社区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等领域都存在很多急待开发的空白。”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如是认为。
据悉,已受到上海市民一致好评的“社区综合保险”,正是保险公司深入了解社区风险特性,开发的创新产品。目前的投保率已达100%。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