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虽已过去,但有关保险的投诉和维权活动却是接连不断。显然,大众有不少“买错”保险的烦恼。对此,保险从业人士也给公众支招,买保险之前就多个心眼,避免被不靠谱的保险推销行为误导。
支招一:提防存单变保单
“半年后我才发现当初去银行存的五万元竟变成了保单,急死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周围的老人有如此的遭遇。
银行保险投诉,是保险维权中常见的案例。对于保险消费者,每次去银行必须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即使在推销人员的介绍下,你对某款保险产品很心动,也不妨给自己留下一个冷静期,回家上网查询或者询问懂行的人士了解产品是否靠谱后再做决定。
对于中老年消费者,与银保产品保持距离,是一个有些偏激但却安全的选择。
支招二:询问退保最坏情况
保险合同一旦正式生效,在较短的时期内,投保人若想退保,通常会有较大的损失。一位女士透露,她若感觉上当、强行退保,损失可能高达50%,这也是她的纠结和憋屈所在。
某寿险公司人士介绍,目前通过银代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分红险,它们往往保费金额较大,而其产品结构决定了若是期缴型产品,投保一年至两年退保,往往会出现20%至50%的保费损失。
而现实情况是,营销人员对于重点推销的分红险,往往报喜不报忧,只说收益如何如何诱人,却不提退保时可能出现的损失情况。
在此背景下,市民遇上分红险、万能险或者投连险等投资类保险的推销时,务必要问清楚假如未来1年或者2年内退保,能拿回多少保费。
支招三:用足投保犹豫期
犹豫期是指投保人收到并书面签收保险单起10日内这一期间。两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一般均设置了犹豫期规定。投保人在犹豫期内,如没有发生保险金给付,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将在扣除一定工本费后,无息退还投保人已缴纳的保费。
市民若一时冲动买了不需要的保险,在犹豫期内是可以退保的。
有了犹豫期就要用好用足。一旦感觉购买的保险似乎并非是自己需要的,就务必赶在犹豫期内退保。(来源:金投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