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收益不抵银行利息一半
案例一2008年8月10日,市民王女士在银保人员的极力推荐下,将2万元的定期存款转成了新华人寿保险的红双喜分红型保险。2013年8月10日保险到期,王女士的2万元只得到了2641.08元的收益,这比同期存款利息低了一半还多。
案例二2008年9月1日,市民李女士到银行办理5万元储蓄存款,经银行柜员介绍,李女士购买了收益更高的中国人寿(行情,问诊)“国寿鸿丰分红型两全保险”。柜员表示,这种保险不但有保障,而且利息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并有分红。然而,今年9月,李女士去兑付保险,中国人寿工作人员计算后,李女士只能得到6500元左右的利息,照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14625元,少了一半儿还多。
案例三2008年9月,现年七十多岁的王淑珍老两口到银行存钱,银行柜员向他们推荐了更高的“理财产品”(实际是保险),投资时间是5年,对“理财产品”并不了解的老两口买了1万元。今年9月,这1万元到期,老两口却只得到了1700多元利息,而同期银行存款利息是2925元,损失1000多元。
案例四2008年8月,张女士去银行存款,银行一位“工作人员”极力推荐一款“高收益的定存产品”,表示比5年期银行利率5.85%还高。在高额分红和高利息的引诱下,市民张女士购买了4万元。日前,张女士存4万元的5年期分红保险到期了,可当初银行柜员承诺的“高利息高分红”加在一起只有5600多元,居然连同期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的一半都不到。
案例五2010年9月1日,市民李女士到银行存款,柜员推荐她购买收益更高的分红型保险,并承诺存3年按5年的利率给,3年之后就可以取。2013年9月,此保险到期兑付,保险公司实际支付的利息只有700多元,这比3年期存款利息还要少200多元,如果按5年期利率计算,则相差就更多了。无奈之下,李女士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答应尽快解决。
王女士、李女士、王大娘老两口等市民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此后,记者又陆续接到数十个类似投诉电话。据了解,工商部门、保险行业协会等部门也纷纷接到分红险到期客户对给付水平不满的投诉,客户与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争端不断升级。
保险公司驻点银行引争端
通过银行渠道代理销售保险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对银行来说,通过银保渠道每卖出去一份保单,就可以获得一笔佣金。而对保险公司来说,银行几乎是每一个消费者都会光顾的金融机构,把保险产品放在这里销售,要比自己满大街推销省事得多,来钱也快得多。然而,记者了解到,前几年市民到银行办理存款,几乎都有过被推销买保险的经历。保险业务员误导性销售,没少发生存款变保险的案例,等市民有事取款时,因保险没有到期,存款的本金都不能100%取回。
市民郭先生就有过这种遭遇,存钱时银行柜台人员推介“高利息”产品,告知郭先生存款不如买储蓄型产品,像零存整取一样,收益比定期存款还要高。郭先生当时信以为真,6万元存款全购买了该产品。过了5个月,郭先生急用要取现,却被银行告知需要找保险公司兑付。可保险公司表示,如果退保要扣6000多元。事后,郭先生才明白原来购买的是保险产品。
从事过保险业务的李先生透露,公司保险业务的开展主要靠业务员的业绩,一般的业务员底薪很底,工资收入全凭销售佣金收入,保险本身又不很好卖,有时几天或者一个月没有业绩的情况也是常见。多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会驻点在同一家银行,谁没有业绩,就没有工资。生存的压力下,有些业务员会不择手段,有时会夸大其词地宣传保险产品,用误导性的语言来蒙骗客户在保险单上签字,瞒过10天的“犹豫期”,业绩就到手了。
据记者了解,由于保险业务人员驻点银行销售产品引发的争端,《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
《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应对客户详细地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产品等其他产品混淆销售,不得作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商业银行在代销保险的过程中,不得以中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等方式进行误导销售。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