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寿险周期性下行
暂别5、6月份的乐观情绪,7月份的寿险市场再度蒙上了阴影。
数据显示,除中国平安外,另三家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增速继今年5、6两个月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之后,又在7月份出现了下行的趋势,给原来对下半年寿险市场寄予的乐观预期降了降温。
今年1~7月,中国人寿累计实现保费2033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5.2%降至-5.6%;太保寿险累计实现保费609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1.1%降至0.8%;新华人寿累计实现保费627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10.4%降至8.0%。
与上述三家公司相比,中国平安1~7月累计实现寿险保费833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4.4%增至5.7%,继3、4月份低迷之后出现了加速增长,单月保费增速自5月份起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10%,再加上去年同期保费基数较低,7月份单月保费增速更是接近20%,居四家公司之首。
但以7月份单月寿险保费为例,四家公司一律出现了环比下降的趋势,其中三家公司同比增速亦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人寿7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为-9.6%,并且从6月份单月314亿元下降到179亿元;太保7月单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速为-1.7%,并且从6月份单月的96亿元下降到57亿元;新华人寿7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为-8.7%,并且从6月份单月的80.9亿元下降到67亿元。尽管平安7月单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速实现了正增长,达到19.4%,但也从6月份单月的92.3亿元下降到79亿元。
事实上,寿险月度保费基本上呈现较强的周期性,保险公司往往会在5、6月份狠抓业务以便为上半年的保费数据冲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寿险销售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达成上半年保费目标,纷纷通过期缴加佣、老客户加保等方式来冲刺目标,由此透支了7月份的业务,使得7月份的寿险保费形成低谷。
业务转型的代价
针对四家上市公司7月份寿险保费再度下行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相对高利率的环境抑制了投资型保险的消费,并且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长仍然严重受阻,取消保险公司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的监管政策,对寿险公司银保业务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消除。
“受销售环境所限,新华人寿7月银保渠道未现反弹迹象,并且下半年银保基数较高,预计银保渠道全年总保费出现大概率的负增长。”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预测。
在整个大环境下,保险业一并存在着代理人增员困难、寿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寿险业务要走出低谷尚需时日。但时过一年半,各大保险商已经在积极探索新渠道开拓和业务结构调整,希望在牺牲保费规模的同时能够换取业务价值的正增长。
近年来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转型的中国人寿,保费在5、6月份出现了回暖,不料7月份银保业务的“一蹶不振”再次拖累了保费增长。但据瑞士信贷研究报告称,中国人寿上半年全新改版的重大疾病保险拥有较高的业务价值,能够提供较高的毛利,或能帮助中国人寿完成下半年的经营目标。
相比之下,新华人寿今年前7个月的保费增速同样不尽如人意,从年初的19.56%一路减至8.0%。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也与新华人寿的经营战略有关,一季度较注重规模增长,二季度更关注价值增长,产品渐由“投资型”转变为“保障型”,单月个险新单增速出现了负增长,件均保费出现了下降,但同时实现了利润率的提升。
最近披露的中国太保半年报同样显示,得益于持续推进的“聚焦营销,聚焦期缴”结构转型策略,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继续保持了高水准,达到40.61亿元,同比增长6.0%,新业务利润率达到15.4%,同比提升3.5%。
产险增速相对平稳
与寿险业务相比,产险保费的增长速度要平稳得多,两家上市保险公司1~7月产险保费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异不大。
以平安产险为例,今年1~7月累计实现保费566亿元,同比增速为19.6%,较上半年19.7%的同比增速略有下降;太保产险1~7月累计实现保费406亿元,同比增速为9.7%,较上半年9.3%的同比增速略微上升。
另从单月数据来看,平安产险7月份保费收入较6月份的85.71亿元有所下降,为78亿元,但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速为19.3%;太保产险7月份保费收入较6月份的62亿元有所下降,为54亿元,同比增速则为12.5%。
在产险的业务构成中,车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汽车保有量的平稳增长保证了车险保费的一定增速。相关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14亿辆,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了811万辆,增长7.66%。中国太保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太保财险实现产险业务收入352.46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收入262.26亿元,同比增长10.1%,但这10%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太保财险对车险续保业务的管理。
“保监会5月份加强了产险市场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广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相对规范的大型产险公司实现了保费增速的显著提升,因而监管强弱是影响产险盈利水平的最主要因素,监管的加强有助于降低产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进而带动险企和行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