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济北、孙耿3个镇办由政府统一支付了粮农应自缴的保费,投保率达到100%,实现了应保尽保。
风雨过后,农民投保积极性高涨
2013年济阳县受降雨大风等不利天气影响,小麦玉米、大作物均遭受不同损失。6月份小麦遭受风灾发生倒伏,造成小麦减产,经核实受损面积达4.55.万亩,赔款金额358.57万元。7月中下旬到8月,由于连降暴雨,玉米、棉花发生涝灾,群众获得受灾赔付2200多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充分体现,在尝到农业保险的甜头后,农民的投保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今年小麦投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县新市镇董家村是去年全县玉米受灾比较严重的村子之一。2013年7-8月份,降水集中,再加上邢家引黄渡干渠将流经该村的土马河拦腰截断,只留有几个直径不足1米的涵洞,致使排水不畅,上游来的客水常常聚集在邢家渡干以西,造成河水漫滩倒灌,形成内涝,全村大部分玉米受灾。灾情发生后,县农业局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对灾情进行了实地调查,最终为该村减产和绝产玉米进行了相应赔偿。
该村石大哥在缴纳小麦保险过程中,表现的最为积极,村里刚刚把小麦保费收缴工作安排下去,他就把应交的钱一分不少地送到了村委会办公室。据石大哥介绍,他去年种了9亩玉米,全部因受灾造成了绝产。他说,幸亏投了保,今年的一月份1450元的保险赔偿款,打到了他的存折上。“一亩地交2块钱,受灾后赔150元,你说这么合算的事儿,能不积极吗?”性格直爽的石大哥说起话来不遮不瞒。
据该村支部书记张来明介绍:“政策性保险赔付比率比较高,再加上去年玉米受灾后,保险公司给了及时赔付,群众比较满意,所以今年的小麦保险费收取工作非常顺利。全村2000多亩地的小麦保险费,两天就交齐了。”
统一投保,三镇办粮农免单
在农业政策性保险投保理赔工作中,要说高兴,还得数孙耿镇、济阳街道、济北街道这三个镇办的农民。他们从去年种植的玉米开始,就没自己支付过保费,没拿一分钱就为种植的玉米、小麦入了保险,孙耿镇西小张村村民史兆林就是其中的一户。
史兆林去年种的11.2亩夏播玉米全部是由政府出钱给投的保,受灾后政府统一于保险公司交涉,既省钱又省力。,今年年初,他通过“惠农一卡通”领到了保险受灾赔偿款436.7元。在电话中,他告诉笔者:“说实话,我家玉米入保险,我没有掏一分钱,当初自己连入了哪个保险也不知道,直到村干部通知我们去银行领钱的时候,我才直到我们的保费全都是由政府给出的。这不今年的小麦保险,又由政府给交上了。”
据了解,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小麦政策性保险由中央、省和市三级财政补贴保费的80%,小麦种植户自缴保费20%,也就是说一亩地小麦保费是10元钱,农户需要缴纳2元。而在工业比较发达、财政收入相对较高的济阳、济北、孙耿等镇办,采取“政府放水养鱼,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由镇办财政出资,为全镇办种粮农民支付了自己本应承担的那一部分保费,统一为全镇玉米、小麦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仅此一项支出就达到30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真正让“农民轻装上阵”。
据县农业局综合科工作人员介绍,保险费用由政府全部代缴,通过发挥政府“买单”的杠杆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农业生产坚实的保障,为受灾农户恢复生产提供了一顶“保护伞”,真正让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农民满意,社会认可”的“双赢”效果。政府统一投保的另一个好处是,保费收集便捷并缩短了投保流程,出险时政府介入索赔,比农民自主理赔速度快得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