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李女士去农行办理10万元存款的续存业务。在银行大厅内,她被一名着正装女子的劝说,选择了中国人寿的“鸿丰”分红型保险产品。如今保险到期了,李女士拿到的分红是6991.65元。“当初要是把钱存银行,我能得到2万多的利息,真是被忽悠了。”李女士说。 李女士回忆说,2008年她去农行办业务时,跟她搭话的那名女子也穿着西裤衬衣,“我还以为她是银行的人呢。”这名女子自称叫“王雪丽”,能说会道。她告诉李女士,“做一种保单形式的存款,一年利率能达到7%”,比存在银行利率高,还安全。李女士心动了,最终把钱交给了对方,并在一张保单上签了字。
几天之后,李女士拿到的一份合同显示,她买的是中国人寿的“鸿丰”分红型保险产品。李女士没在意,把合同放在家,就等着分红拿钱了。如今,这份保单到期了,李女士一查账,发现拿到的分红只有6991.65元,另外还有本金增值6200元,相当于挣了13000多元。
看到多出来的这笔钱,李女士没高兴起来。她在家用小本子算了好几次,发现相当于一年才挣了2600元,利率只有2.6%。“如果当初存的是5年定期的话,利率有5.4%,5年下来就有27000元,我少挣了一半啊。”李女士说,她气呼呼地拨打了农行的电话,农行的人说“王雪丽”不是我们这的,她是保险公司的。李女士找到了中国人寿西城支公司,人家说不认识“王雪丽”,但2009年银行和保险公司确实有合作。
昨天下午,李女士再次拨打“王雪丽”的电话,王雪丽先说自己是农行工作人员,后来又说她已去北清路那边干拆迁了。“如果您觉得回报低,可以去找中国人寿。” 无奈之下,李女士再次来到中国人寿西城支公司。这一次,工作人员给了明确答复:“这保险合同是您白纸黑字签的。我们这是保险产品,除了分红,还有意外伤害身故赔偿30万的义务。我们最近两年情况不太好,这才导致一年分红只有600多元。”几番争执后,李女士失望地离开保险公司,她念叨着:“都怪那个业务员骗人,不说是保单式存款吗?不说是能多挣钱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