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现价保险销售迎紧箍咒 三年期内产品将遭禁售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监会近日召开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定修订座谈会,拟就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则进行修订,限制3年内高现价产品。近年来以迅速推动保费规模增长的高现金价值产品进入寒冬。
风险频频被监管层提及
因较传统保险产品更易于销售等优势,一些中小险企近年来借高现金价值产品“弯道超车”,迅速做大保费规模。从2013年开始,高现价产品成为一些保险企业,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获取保费的主要手段,并在短时间取得惊人保费。从保费数据看,上市险企与中小险企(根据中国保险协会对保险公司的划分)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上市险企保费稳中有升,依仗高现价产品的中小险企保费成倍飙升。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02%。6家上市公司(包括旗下子公司)保费增速均在20%左右上下浮动。而有多家看重高现价产品的中小公司则实现了保费实现成倍的增长,如天安人寿总保费同比增长近6倍,前海人寿增长近2倍,华夏保费增长超2倍。
由于高现金价值产品发售数量大、周期短,能够在较快时间内帮助险企聚拢资金,不少中小险企以此作为本金进行市场投资赚取利润,再将部分盈利返还给客户,赚得差价;但风险同样接踵而至,一旦险企投资业绩不如预期或是投资市场发生震荡,险企不能如约返还用户投资收益,公司现金流必会产生较大压力。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此前表示,一些保险公司存在“长险短卖”、“短钱长配”的问题。这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匹配与风险管理都提出极高的要求。在2015年险资疯狂在二级市场举牌的背景下,该类产品风险频频被监管层提及。
保险产品结构生变
“这会加大中小险企经营难度,中小险企无法从规模上与大型险企相抗衡,投资业务受限后,流动性压力会比较大。”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修订的幅度将可能让曾推动保费规模迅速增长的高现金价值产品进入寒冬。
有险企表态,如果政策没有过渡,对险企现在的高现金价值产品销售一刀切,很可能造成过分依赖此类产品公司的业务遭到严重打击。一位保险资管负责人甚至认为,目前进入利率下行通道,险企发展长期业务可能出现利差损,加大经营风险。
对此,权威人士分析称,首先,此次调整属于保险产品结构变化,对保险保费总量没有影响。规模总量的有效稳定,利于支持资本市场资金来源的稳定;其次,监管部门要求不得销售1年以内的产品,如3个月、6个月的产品,拟限制3年内高现价产品,利于资本市场获得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稳定的保险资金,利于资本市场预期的稳定;规范保险公司健康发展,理性发展,回归保险资金姓保,回归保险资金的本质,利于保险行业稳健发展。同时,此次调整是渐进式的,有序的,给予保险公司充分的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不会出现硬着陆现象,利于行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