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险时说的保本高息可能并不靠谱。”昨日,广东保监局在半年度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消费投诉典型案例,相关负责人指出,保险合同是表述消费者权益范围内容的唯一载体,一切口头介绍行为仅为辅助行为,消费者对合同收益等宣传,可通过要求销售人员提供纸质说明资料或予以写明用作凭证,仅仅口头上的宣传和承诺并不靠谱。
2014年彭某在参加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大沥支公司产品说明会时购买了一份
分红险。经查,销售人员利某在介绍保单收益、保单贷款时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误导的行为,利某在介绍保单收益时使用了保本、好过银行等词语,并涉嫌夸大保单收益,同时,利某在介绍保单贷款时告知“借款利息可以与保险金账户复利利息相冲减,所以贷款相当于只要付1个多点的利息”,实际上借款金额与金账户数额相差较大,金账户复利利息远低于贷款利息。
上述销售人员介绍保单收益、保单贷款时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误导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广东保监局依法对该销售人员及相关保险公司进行了处罚。
该案例提醒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表述消费者权益范围内容的唯一载体,一切口头介绍行为仅为辅助行为。
特别是对合同收益等,消费者可通过要求销售人员提供纸质说明资料或予以写明用作凭证,以便日后存在争议时可以用作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