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民众养老储备仅仅恰好“及格”,距离“良好”和“优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专家认为,目前公众普遍缺乏养老规划的意识,需要金融机构适当引导。而由于尚未“合格”的第二和第三支柱,我国还应重新构建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并且,当下我国民众养老储备方式较为保守,应向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资型养老模式转型。
公众意识待启迪
目前,我国处于生活方式和养老观念都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冲突期,民众普遍缺乏养老的家庭规划和个人规划。
根据平安养老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的首个《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调研报告》,今年我国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为60.6,基本满足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认知度指数值得分最低,仅为57.6.
该调查显示,已做退休规划(养老规划)并已实施的职工比例只有3.8%,做了规划还未实施的职工比例只有6.3%;而正在着手做退休规划的职工比例也仅为23.8%.另外,在大部分职工的潜意识里,只有在临近退休时才需要做养老规划。有36.1%的受访者认为在40~50岁开始做退休规划;而认为50岁以后再做退休规划的比例也高达28.5%;更有甚者,有16.6%的受访者还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机构应该引领社会风尚,启迪公众意识。”
加强社会宣传和养老金教育已成为当下提高我国民众养老储备状况的关键环节,保险机构要让民众更加理性看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引导其及早做出并实施养老规划。
一方面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未来养老责任需要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合理配置,既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不采取其他措施增加退休后收入,也不能不相信国家,从而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公众理性认识人口老龄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及早制定并实施养老规划,重视并加强对现代金融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合理配置自己的养老储备资源。
顶层设计须重构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调研还显示,95.7%的受访者参加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仅有38.9%的受访者参加了作为第二支柱主要形式的企业年金(该调查为大中城市,且没有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相当于缩小了调研群体,实际的企业年金职工参加率会更低)。第三支柱则主要通过职工自发行为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银行储蓄、投资不动产等形式进行养老储备,其中45.9%的受访者购买了养老功能的个人商业保险。
“从三支柱体系看,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瘸腿’现象,即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而言,第二、第三支柱没能承担起补充养老应有的责任。”郑秉文直言:“从社会发展战略层面推动养老储备积累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就要重新构建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
其中,第一支柱要尽快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引入市场化主体进行运作,实现保值增值,加快量的积累,并且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监督和督促企业做实缴费基数,采取措施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密度,提升个人养老的责任意识,减少对政府养老的过度依赖。
第二支柱要尽快对企业年金进行扩面提幅。事业单位、公务员也应参与年金制度,并且降低建立年金“必须缴纳社保、经营无亏损”的门槛。“提幅”则包括提高企业年金缴费税优比例,个人缴费可税前列支,在条件成熟时,税收政策逐步转为缴费、投资、领取阶段分别是免税、免税、征税形式。
而对于第三支柱,则要加快个人税延型养老政策落地。要扩大税优比例;对于没有企业单位,又有合法收入的个人,建议通过专业养老机构和税务机关的合作,由街道、行业协会等出面组织投保;对于超过税优额度的缴费,建议制度纳入;对于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个人缴费,建议设立特殊账户,享受缴费、投资、领取全程免税。
储蓄养老应转型
此外,平安养老险常务副总经理高菁还对本报记者指出:“推动我国养老储备模式从储蓄型养老转变为投资型养老,促进我国民众养老储备水平的提升已迫在眉睫。”
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职工(含家庭)平均金融资产达61.6万元,对养老储备具有一定贡献,但投资方式较为保守。个人最期望的养老储备方式是银行储蓄,比例高达32.9%;其次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住房等不动产,分别占受访者的比例为18.5%和17.0%.而人们对基金、股票、债券等流动性更强的现代化金融工具不太认同,三者合计占比仅为24.4%.
这种以自发为主的个人养老储备方式,无疑需要政策规划引导。首先,社保结余基金应尽快从储蓄型积累转变为投资型积累。当前,政府鼓励市场化主体经办社会服务,建议养老方面也能够加大政府采购市场化进程,采取委托市场化主体进行投资运作的方式,加速养老储备积累。其次,我国应参照美国个人养老账户的模式,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农民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并实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再次,还须积极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尽快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的制度流程设计,早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根据调研数据,在没有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群中,仍然有25.9%的职工税前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其应该成为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进一步争取的客户。
此外,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障项目虽然与养老储备没有直接关系,但职工参加或购买这些保险有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间接提升养老储备能力。然而,只参加或购买了其中一项的职工占到41.5%,几乎都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而参加或购买两项的占到28.3%,三项和四项的分别占到16.3%和13.8%,可见其中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巨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