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你对保险一定不陌生。出外旅游,一份
意外险是必备的。来自微信公众号与情共舞的文章。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而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达到1.2亿人次,境外消费1.5万亿元。
旅游业的兴旺离不开保险业的保驾护航。因为有出行就会有意外,有意外就需要保险。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沉没,遇难人数达到442人。根据保监会的通报,翻沉事件中涉及各类保险340份,保险金额为9252.08万元。
个人在旅游中的意外风险更是时有发生。随着人们对旅行体验要求的提高,许多旅游景点开发出的项目已经达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程度,只有想不到,没有玩不了。试想,如果这些项目全都在没有意外险的敞口下,就算游客勇敢,商家也不敢冒这个大不韪。
目前,我国共有两种类型的
旅游保险。第一种源自198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行的“旅行社旅客责任险”;另一种是“旅游
意外保险”,1997年第二版《旅行社管理条例》中首次提出“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2013年,《旅游法》分别在第五十六条、第六十一条划定了“责任险”与“意外险”的内容与范围,最终在立法层面上界定了我国两大旅游保险的内涵。
伴随着法律规定的完善,旅游保险的种类也日益多样。以中国平安的旅游保险为例,其险种包括境内游、境外游,境内游项下包括自驾游、自助游、高原游、户外运动,而境外游则根据港澳台、亚洲、欧洲等不同区域推出了不同险种。
以上这些保险不仅“起步价”不同,每一个险种还可以根据购买者选择的出行天数、承保范围和保额自动生成保费。除了保障
人身意外,出行携带的行李、证件遭遇“意外”也在承保范围内。
随着互联网场景化概念的提出,旅游保险的发展又有新契机。航班延误险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典型例证。
不过,有一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旅游保险并没有成为旅行者的宠儿,比如“铁路乘意险”。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找准市场的痛点,毕竟在全民保险意识尚待提高的阶段,坐火车发生意外还在很多人的脑洞范围之外。
大胆预测一下,如果铁路部门能推出一个“铁路延误险”,反响肯定大不相同。想想你有多少次咽下了因为火车晚点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损失,当播音员用甜美的声音抚慰你“对于火车晚点给你造成的不便,铁路部门深表歉意”,你真的原谅他们了吗?如果,此时能有保险弥补些经济损失,恐怕比道歉更加受用。
不过这恰好说明在旅游领域,保险能够开拓的市场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