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日前正式发布,《办法》明确养老金目前只在境内投资,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在时下A股身处“内外交”的环境下,养老金能否成为“救火队员”,入市后又能否保证救命钱的投资安全呢?
此前,中国规定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新规定中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有了不小的扩充,在这个文件中,中国允许养老基金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购买国债、政策性或开发性银行债券、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其中养老金入市备受关注,要求养老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认为,养老金入市是一个必然趋势,养老金这几年运作上没有能够实现有效的增幅,所以需要拓宽渠道,而股市也是投资渠道之一,但是要注意控制节奏。“30%实际是参考了现在保险公司投资比例,保险公司允许投资股票基金30%,但是保险公司实际投资,除了几个小型保险公司,像平安、人寿这些大型公司普遍没有做到30%。我个人感觉并不在于一定规定是15%还是30%,可以规定宽松一点。但重要的是对保险和对养老金的操作要有严格的规定,入市是大趋势,但要控制节奏,我们现在并没有具备大规模投资的条件。”
不过,不少分析师认为,养老金入市中长期来看,将有利于完善A股投资者结构、建立市场长效机制等。但与证金公司维稳不同,即将入市的养老金不再是救急的灭火队员;对当前较不乐观的市场走势而言,短期影响或有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钱启敏分析:“按照30%的话,现在上限大概是在6000亿左右,但是这个6000亿也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是渐进的。另外办法中也强调了安全第一,可见即便买入一些品种也是强调基本面、股指和未来的成长性,所以基本养老金对资本市场的支持从总量上来说一下子不会很大,从短期来说,由于内外市场的共同作用,短期A股市场仍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减缓这种压力,但很难改变市场下行探底的趋势。”
在当前市场环境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养老金入市仍面临风险考验。针对这个问题,养老金投资办法已经设置了许多防火墙。根据《办法》,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债券等等,都是养老金的投资标的。因此,养老金投资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性保护”。此外,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需分别按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建立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金投资发生的亏损,专项兜底资金应交由第三方管理等规定,也将形成强约束力,避免风险扩散。清华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国家有能力保障基金运营安全,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养老金不是一般的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很多国家把它看成是主权基金,不是简单的市场操作,它要选择市场机制和市场最优秀的机构来管理。但是,它的经营策略和遇到风险时的防范,国家都会有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它的平均的名义收益在7%到8%,克服通货膨胀的名义收益在4%,从长期来看,养老金都会保值增值,不可能亏损。”
此外,养老金就大举入市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办法》里提出,养老基金的统筹上报首先以省级为单位。但是目前正真能达到省级统筹的省份并不多,许多地区大多只是名义上进行省级统筹,实质依然是由市级、区县级政府管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个地方养老金上报情况差别很大,数字不能完全体现实际情况,所以最终上报至社保理事会还需不少时间。
专业人士强调,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境内股票委托投资组合的管理创新,促进委托投资管理人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组合结构,改进指数化和转持股票投资策略,努力提高股票投资收益。
想要了解更多保险资讯,获取更多保险优惠,请及时关注我们新一站保险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