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传统型养老险 > 正文
上海:险种设计有待丰富 观念要提升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靠子女养儿防老、靠单位拿退休金已成为绝大多数人日后养老的主要模式。虽然少数市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各类商业保险,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养老观念比较传统

  王先生是自由职业者,至今既没有上海户口,也没有定期缴纳“四金”。

  在他看来,对年轻人来说,存钱不如存知识,但养老还是多存点钱最可靠。

  在市民政局工作的费女士则收入稳定,单位有较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去年,经朋友介绍,她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她说:“如果保险经纪人不是我好朋友,我可能不会买。平时,我更关心给孩子买保险,像教育险、健康险等等。”

  中国人寿资深保险专家何唐兵认为,在发达国家,老百姓保险意识比较强,普通民众每人至少拥有一张养老保险保单。但在国内,多数人依然寄希望于通过自身的储蓄或养儿防老,养老观念仍然比较传统。他说:“目前,收入稳定的阶层,单位都会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而且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还会团购商业养老保险。但在个人消费预算中,并没有把商业养老保险放在重要位置。在中国,现行养老金(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比重更低。”

  商业养老保险选择多

  据介绍,养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社会统筹养老、商业保险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而商业养老保险则主要包括个人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企业年金。

  “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社会养老保险是帮助大家达到温饱水平,那么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实现小康生活了。”何唐兵形象地说。在他看来,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必将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二:第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人口老龄化却很快,国家只能提供水平比较低的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发放金额比较低,仅相当于当地月平均工资水平。第二,我国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只能依靠家庭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空间巨大。

  险种设计有待丰富

  养老保险由于退保成本较高,有某种约束性,可以真正保证通过储蓄来达到养老目的。而非保险形式的个人储蓄则容易受到市场风险和个人短期目的的影响,可能被提前支取。比如,老人为了儿女的婚事很可能动用所有储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老年人保险意识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银发”保险市场大有前景。目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将投保范围扩大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更有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了适合老年人的险种。比如中国人寿推出的“国寿松鹤养老金”,投保范围为65周岁以下的城乡居民;又如友邦保险公司推出的“永安保”,将投保对象锁定在50岁至75周岁的中老年群体。考虑到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还采用电话投保的方式。

  从目前的险种设计来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呢?何唐兵认为,目前养老保险的附加功能有限,功能相对单一,保障范围也相对少。他认为,单就产品设计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品种,增加附加功能,比如增加分红功能等。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