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寿命也变得越来越长,1935年至建国前夕,我国平均寿命不到35岁,而近几年北京市平均寿命已达到80岁以上。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祝福我们的父母和长辈健康长寿,不知道您是否想过自己的养老问题?生老病死,其中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无从选择的一个过程,任你是何等的风流人物,到时候也一定会面对这个问题。
衰老意味着我们工作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的下降,意味着我们不能够再依靠工作产生持续的收入来源,这是一个100%确定的问题;但是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永远都需要吃饭、穿衣、看病,需要保持有尊严的生活,没有人希望因为衰老而降低生活的水准。这种“必然”的风险就是不挣钱还花钱,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不知道活多久,不知道过怎样品质的生活!
养老其实也就是个存钱的问题,存多少钱的问题,怎么存的问题
退休后每年我们必须要支出费用,是一个100%确定的问题。不确定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寿命,没有人能够精确估算出自己能活多久。如果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就会出现奋斗期积累的资产在生命旅程尚未结束之前就被消耗殆净的可能;可如果实际寿命短于预期寿命,就可能被迫留下一大笔遗产,而这笔钱本来可以用于改善生前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科学的养老金一定是可持续、稳定、增长、不可挪用的现金
可持续——活多久、拿多久,源源不断
稳定——不可忽上忽下、忽有忽无
增长——增值的养老金才满足增长的养老需求
不可挪用——唯一性、排他性、雷打不动
是现金——不是物,更不是各类有价证券…
按照世界银行专家有关养老金“三支柱”的定义,第一支柱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建立,通过税收或缴费筹资的,现收现付确定给付的,广覆盖(全体就业人员或全体公民)、低水平(工资的15%~25%)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国家依法强制推行,依靠企业和个人缴费筹资,通过个人账户管理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的(工资的40%~50%)完全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常是指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的养老保险,用以改善老年生活。
但目前在中国社保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只有43%,只够温饱。而企业年金只有少数福利高的企业员工拥有。老百姓期待有比较好的理财产品作为养老补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