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随着作为养老社区投资实体的“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中国养老社区建设的首个保险范本正式亮相。
“未来4年左右时间内,将在北京郊区投入40亿元建成约1。5万张养老床位、大规模、全功能、高品质服务的现代养老社区,发展包括医疗保健、康疗养生、文化休闲等在内的新型健康养老产业。”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此番话也让人们看到保险养老社区不再是纸上谈兵,有了实现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随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合众人寿都表示出对养老社区建设的兴趣。很快,中国人寿也获批在河北廊坊进行养老社区试点,同时,加快与各地方省政府、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养老社区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准备。
“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养老社区运作模式是目前正在探索发展中的一种较为典型的社区养老安排,可能是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吴焰表示。据称,人保已有意将老人保历史遗留的风景名胜区不动产经改造后发展成养老社区,实现后来居上。
为了实质性推进养老社区发展,这些保险业“大腕”开始在各种场合为其鼓与呼。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杨超、吴焰的政协提案都关注到养老产业的发展。
杨超表示,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等特点,除养老保险外,还涉及养老设施、看护护理、医疗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二十多个行业,经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从近1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22万亿元,老年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可从6%左右提高到12%、15%左右,对GDP的拉动作用可从3%提高到6%、8%。
杨超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业务,完善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其次要在养老机构建设环节下功夫,延伸保险机构服务链条,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鼓励其投资养老养生机构设施;第三要在养老服务提供环节下功夫,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进入健康管理和医疗产业,增强老年医疗服务能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