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的环境,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是加速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方面:
第一,完善保险税收优惠制度,建立以延迟支付为主要原则的商业养老保险鼓励机制。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养老保险开支,加速养老基金的积累,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延迟赋税可以在将来为国家财政提供可靠的税收来源,有利于化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具体做法是:首先,对企业养老保险本金不征税,即对养老保险的保费收入不征收营业税,而且给台我国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投资能力不完善的国情,对资产增值部分也不进行收税,以利于养老基金的快速积累。最后,在养老年金发放时实行累进税制,一定金额之下免征,以鼓励分期领取和减少社会收入差距。
第二,改善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优化投资能力。
一方面,拓宽投资渠道可以为商业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提供条件,增强养老保险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众所周知,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投保养老保险或者其它方式的个人储蓄来为年老作准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非保险形式的个人储蓄容易受到市场风险和个人短期目的诱使而遭到侵蚀,例如,人们很可能为了儿女的婚事而拿出自己所有的储蓄。养老保险则由于退保成本较高而有某种强制性,人们不太可能提前支取,从而保证了储蓄能真正达到养老的目的。这就迫切需要增强养老保险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而目前投资渠道过窄明显不利于养老保险。
另一方面,这有助于增强国内保险公司的理财能力,化解保险业面临的诸多风险。
第三,把养老基金的个人账户交给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专业金融机构进行管理。
目前在养老金运作体系中,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同时向个人账户交纳费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混用或调剂使用的现象,导致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越来越萎缩,空账率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部分积累制的名存实亡。国家不得不在将来承担起最后保证人的义务,从而回到过去的现收现付制中。
在国际上,为了克服这种养老基金遭到侵蚀的现象,一些国家将个人账户的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或保险公司进行运作,由他们来承担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风险,美国、英国都是这样。其个体做法是,企业根据职工的意愿选择基金或保险公司作为养老基金的保管者,每年将一定金额划入职工在其指定机构的专门账户,由这些机构来承担职工养老基金的保管和投资工作,除此之外,企业不再对养老基金负责。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