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阳光化”
保障房建设也好,养老产业建设也好,都涉及到敏感的土地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方案支持养老产业。
《21世纪》:刚好你提到了保障房,这在你的提案中也有提及,应该也是保险资金非常看好的投资领域,但有机构测算称,保障房的投资回报率只有3%,有些已经投入到经济适用房的企业甚至大叫“亏损”。据了解,不少银行对此仍持观望态度,对此你怎么评估?
杨超:保障房还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还不能具体说收益率是百分之几。但我们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所谓保障性住房,就是指公租房、廉租房、限价房等等,这些领域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等等,他们(香港和新加坡)在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是首先要解决“有房住”,然后才能解决产权等问题。所以中央政府出台了未来五年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这个数字是巨大的。可以算一下,一家三口算一户的话,3600万套住房就解决一亿人口的住房问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这是个非常大的民生工程,作为保险企业我非常支持这个政策的出台。
但36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便政府出了其中的10%,剩下的90%也要几万亿。这笔钱从哪来?所以,我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的投入。那么,社会资金进入就需要有科学的、有可行性的、保证一定回报的盈利模式。当然我们保险资金最关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资金安全,其次才是盈利水平。
《21世纪》:既然盈利模式上不清晰,你为何会看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呢?
杨超:一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惠民工程;二是因为保障性住房收的租金不能太高,政府在支持这项工程上,一定会在土地资源给予支持;另外在管理机构、配套设施上,在政府的监控下一定是比较安全的,作为保险资金来讲,风险是可控的。而随着不断的探索和运行,保障性住房的盈利模式一定会更加清晰。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首先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政策要出台,制定标准,如准入、退出、管理、监督一系列的办法和标准。而且要力求统一,不要各行其是。既然是阳光工程,就让保障房的相关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21世纪》:是不是养老产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否盈利,都必须仰仗是否能够获得廉价的土地?
杨超:保障房建设也好,养老产业建设也好,都涉及到敏感的土地问题,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方案支持养老产业,支持一方面体现在土地的供给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土地的价格上。因为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建设标准来确保这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当然我们也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去年我们派了两个国外的考察组去欧美国家调研和实地考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