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孕育养老危机
据多种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逐步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据统计,我国社会养老覆盖率仅为全部人口的15%左右。而即便是对于有养老保险保障的人员,也由于社保的覆盖广泛、保障低廉等特点,退休金也十分有限,一旦有大病困扰,家庭经济立即陷入困境,特别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下。据劳动保障统计公报2004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仅为620元左右,这个数字仅仅是许多城市劳动者最低收入保障线。如果再加上连年物价上涨,哪怕是温和的通胀,退休人员将可能仅仅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因此,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养老问题与日剧增,例如我省的三亚市一村民因嫌赡养母亲经济负担重,将老人遗弃深山的悲剧。在政府投入微不足道的公共财政无法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自身未雨绸缪,当属明智之举。
多种手段综合养老规划
为养老做准备,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除了年轻时强迫储蓄、购买债券等传统的积蓄方法,开展投资
理财、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计划也是有益补充。但是强迫储蓄等方法是为了养老而牺牲目前的福利,生活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企业年金一般在效益较好的企业里才有,并不是人人可以享受到的免费午餐;而投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缺乏投资经验的人也难以轻易涉足。所以,个人商业养老计划是目前最现实的一条解决养老规划的途径。
据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培训经理黄亮介绍,养老计划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的原则,所以需要将养老计划与其他投资分开。而且,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能力进行灵活自主规划的。一般来说,投足个人养老保险的金额为个人年收入的10%左右,否则就会影响生活品质。
海南保险监管局局长王小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在社保尚不足以覆盖全民养老的情况下,扩大商业保险是完善目前社保功能的有效举措。实际上,我国寿险公司经营的养老保险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保险年鉴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收入为430亿元,业务占全部寿险比例14.3%,已经显示出养老保险强大的发展势头。
目前,各家寿险公司都有不少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可供选择,主要为几年前推出的固定利率的养老保险,不具备医疗治病功能,而且随着2004年年底的央行加息,寿险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传统的固定利率险种越来越不能适应养老的需要,而近期平安保险推出的“钟爱一生”完满退休计划险,是兼有养老、大病双重功能的险种,另外递增型年金并外加分红功能双重抵御通货膨胀,较之以往的传统型养老产品,功能更全,设计更合理,是目前国内寿险界推出的最新险种,有效地满足了养老、防病、分红的三功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