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团险业务正面临萎缩态势。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4月,上海地区寿险总保费为269亿元,其中团险渠道的保费收入仅39.7亿元,同比仅增长4.1%。而同期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长68.2%,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增长20%。
作为一种需要专业化经营的针对法人客户的复杂渠道,团险渠道保费已成为保险公司的短板。在银保和个险市场蓬勃发展之际,团险业务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
内忧:费率混乱
“团险业务越来越难开拓。”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团险部人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市场投资收益不好,企业削减对员工团险方面的开支。
团体保险业务中包括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三大块。
从上海地区团险的具体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平安寿险团险保费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87.5%。外资公司中,国泰人寿团险保费收入1423万元,同比下降39.3%,下降幅度最大;中德安联人寿团险保费收入923万元,同比下降37.4%,友邦保险团险保费收入4141万元,同比下降37%。
有数据显示,团体保险保费规模在人身保险市场的占比从1996年的87%下降到2008年的7.8%,这两年来更是持续下降。
团险保费增长缓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团险市场中,费率混乱、手续费虚高、价格战的“内耗”行为屡见不鲜。
如一度被人诟病的航空意外险费率,从2007年12月1日起放开后,不再实行20元的统一费率,产品开发权和定价权虽交给保险公司,但目前航空意外险仍处在低费率竞争的局面中,中介渠道手续费有可能达到80%,保险公司靠费差(实际费用率与预定费用率的差异部分)赚钱并不现实,只能通过死差(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的差异部分)赚钱。
医疗险更是众人皆知的亏损漏洞。某中资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人士透露,在每年一次的招标上,“总有黑马跳出以低费率中标”,因为尽管有很高的赔付率,但仍有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了冲保费规模而降低收费,低价竞争扰乱了行业规范,带来的是行业在医疗险上的整体亏损。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