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2岁,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法定最低年龄提高到2023年的67岁,如果在67岁之前退休但希望领取全额退休金的话,就需要缴纳不少于41年的社会分摊金。尽管法国决定用8年时间将退休年龄推迟2岁,但仍引起巨大争议。另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已经从2006年开始到2013年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0岁调整到65岁。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都设定了未来10-20年将法定年龄调整到67岁的计划。是什么原因让各国政府下此决心一再延迟退休年龄呢?
延迟退休“事出有因”
据新华网报道的法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若不改革,法国退休金赤字在2010年将达到323亿欧元,2018年将达到423欧元,面临“破产”。据《新京报》报道,在2004年我国养老金“空账”已经达到7400亿元。那么导致养老金账户亏损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人口出生率下降。社会养老,实质上就是“在职人口”供养“退休人口”,在职人口对应的是养老金账户的进项,退休人口对应的是养老金账户的出项。法定退休年龄,正是规定了全社会在职人口“供养”全社会退休人口的法律责任与负担。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在职人口也相对减少,导致社保养老金的进项减少。
其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人口预期寿命正在不断地延长。解放前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现在已经达到75岁,美国更是超过78岁。寿命延长,“退休人口”的比例就会上升,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导致社保养老金的出项增多。
其三,社保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相对低。目前养老金主要是进行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银行存款中近80%到90%为短期存款,2009年投资收益率不到2%。面对物价波动,造成了资金缩水。
一方面是进项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出项的绝对增加,再加上投资收益低于物价波动导致缩水。20年后,很多国家的养老退休制度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上海已经试点柔性延迟退休
从10月1日起,上海将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笔者从上海市人保局获悉,上海公布的有关试行意见提出,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所谓“柔性退休”,是指延长退休的自主权在于个人和单位,在个人意愿和企业需要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决定。目前的政策并未明确规定工人们必须推迟退休时间,但是这个口子一开,人们还是看到了普遍延迟退休时间的一种可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