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货币购买力下降 1000万难养老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货币购买力下降,以后1000万难养老。如何储备日后的养老金呢?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清晰规定了中国央行的责任: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超发在整体上造成了购买力下降,这是一个总量概念。笔者还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货币化进程的特征,在客观上还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货币化过程先接触到的群体,会更早受益,并获得更多的收益。

  奥地利学派大师哈耶克著名的“中立货币理论”,认为只有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对于经济的作用才会中立,货币中立时才会对经济影响最小并促进经济发展。而如果货币供应量失去中立,人为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就会有人获益有人受损,并最终产生结构失调、经济失衡甚至导致危机。

  此“货币中立论”完全不同于货币学派的“货币中性论”,恰恰相反,哈耶克认为货币并不是中性的,因为增发的货币不是平均、普遍地撒向人们,它总要经过某种具体的方式进入流通,而这个过程就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那些最先得到增发的货币的人,事实上获得了比他人更多的财富。

  在中国,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部门就是“最先得到增发货币的人”,他们事实上也在获得更多的财富。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失衡,即衡量了这种“先受益、后受损”的情况。在宏观数据上,居民收入、居民消费规模与货币、与GDP规模占比的下降,以及股市流通市值、房地产市值与货币、与GDP规模占比的上升,则可以凸显这种“非中性货币化”对居民财富差距产生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的小康富裕生活到现在已经大打折扣。钟伟计算的1987年按当时货币情况计算的2.5万元就可以退休,而如果2007年退休已经需要100万元了。

  在这种背景下,投资方向从“真实收益”到“寻找稀缺性”的转变,能大致解释中国2006年以来的股市和当下的房地产市场。

  在经过30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货币化进程已经较为到位的当下,怎样保持理性的货币增长,保持币值稳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应该需要上升或者说回归到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莫再让居民感叹“少壮劳碌攒钱、老来根本不值钱”的难安之境。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