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另一边是手握大量长期资金的保险企业。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来自保险业的政协委员对鼓励保险公司介入养老产业的呼声越发高涨。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以及中国人保健康公司监事长刘京生,分别在自己的提案谈及如何更好的发挥商业保险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鼓励其投资建设养老社区、设计新型产品和服务。但是,如何将保险企业掌握的资金和技术与人口老龄化的需求相嫁接,仍有多方面的问题等待解决。
土地获取
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14年将达到2亿人,2026年将达到3亿人,2037年将达到4亿人。届时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保险业对养老产业的关注早已开始。从目前养老险行业的情况来看,获取土地已经成为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必须完成的第一步,而保险资金进行不动产投资和股权投资的细则尚未公布,投资养老产业与二者直接相关,细则的空白正制约着实际运作。
戴皓在今年提交给政协会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进程的议案》中,对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的第一环——土地获取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戴皓提出,保监会对险资不动产投资比例给与了限定,鉴于养老产业的需求、投资优势和其社会效益,建议可将养老产业列为独立投资项或单独划分投资比例,以鼓励和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目前已获保监会主席办公会通过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中,将保险资金可用于投资不动产的比例确定为5%以下。
同时,戴皓还建议相关部门明确用于养老产业的土地性质归属。“目前各地养老产业用地基本为住宅、旅游和综合用地,因为不同性质土地成本、使用年限、政策等等区别较大,建议可单独列为养老类产业用地,这样可单独对该类产业推出政策以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是社会公益事业,需长期持有经营,其社会效益占主要方面,经营收入偏低且保险资金监管力度较大,如通过竞价获得投资土地基本上很难拿到地,因此建议用于养老产业的土地取得或可采取非招拍挂形式,以确保保险资金的有效投资。”戴皓续称。目前,保险公司取得养老产业用地均被划为商业用地一类。
某准备介入养老产业的保险公司管理层人士称,“如何找到合适的土地是个难题,当前的地价比较高,作为大笔资金投入,性价比肯定要考虑,另外还要考虑周边的交通、环境等。”
此外,戴皓还建议,“鉴于发展养老产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或可将养老产业用地列入未来城市规划中,合理界定区位、建设比例等,以规划促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财税支持
戴皓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较为公益性质的养老产业土地的出让、投资、建设等给政府带来的收益不高,因此政府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关注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建议国家统一给予养老产业合理的优惠和扶植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养老产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积极介入,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戴皓续称。
而杨超也在《关于商业保险推动老龄人健康养老的提案》中建议,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发挥资金可长期配置的优势,与各地方政府进行战略合作,按照养老社区建设等级标准,加快推进养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尽早享受到养老社区服务。
杨超表示,各级政府应尽快完善养老社区服务机制,明确服务人员职责,建立服务评估机制,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其专业技能参与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社区服务队伍,使社区养老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提高养老社区服务水平。
开发符合老年人需要的产品是商业保险公司的另一优势,而来自保险业的政协委员们则纷纷呼吁对老年护理产品和服务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健康公司监事长刘京生在《关于鼓励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参与老年健康护理事业的提案》中建议,对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经营护理保险、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护理康复服务等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对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实行递延纳税,税前列支健康保险保费,在被保险人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同时,刘京生还表示,应支持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投资护理康复等机构。尽快出台投资医疗、护理和康复机构的实施细则,支持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投资具备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顾等功能的护理康复机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