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
养老金问题被认为是引发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中国养老金改革应如何吸引欧洲教训?我国养老金制度发展基本态势如何?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这些话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这部由社科院世界
社保研究中心推出的报告,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养老保障事业整体状况的报告。自此起步,今后该中心将每年发布一部养老金发展报告。
支出增长率快于收入增长率
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
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到23975亿元。其中,总收入13420亿元,总支出10555亿元,当年结余2865亿元,累计结余15365亿元。
“我国社保制度已走出了巨大扎实的步伐,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覆盖面大幅提升,制度框架已建立,也通过了
社会保险法,2010年养老金积累和覆盖范围都已达到历史最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主要是遵缴率(缴费人员占参保人员的比例)逐年下降,非正常退休人数不断上升,不利于财务的可持续性。养老基金财务支付能力空前提高,但支出增长率快于收入增长率,地区间严峻失衡的趋势逐渐扩大,财政补贴规模越来越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基本养老保险遵缴率始终呈逐年下降趋势,历年分别是90%、89。9%、89。5%、87。7%和86。5%。同时,非正常退休绝对人数呈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也是基本养老基金增长率最快的时期,财务支付能力逐年提高,全国平均可支付月数从2006年的13。6个月提高到2010年的18。6个月。不过,与2009年相比,2010年基金总支出增长了1661亿元,增长率为18。68%,快于同期基金总收入增长速度16。79%。
令人担忧的是,作为老百姓主要“养命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于未能适当运营,还存在着贬值的风险。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也要进行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1。5万亿元,90%存入银行,10年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不到2%,低于年均通货膨胀率。我非常支持酝酿建立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以一定的比例投资股票,使其保值增值,应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
相对应的消息是,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学习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公积金余额约4万亿元,“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
据了解,证监会已就推动养老金、公积金等投资股市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在研究出台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
0。31%企业建立年金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十六字准则”,事实上,迄今为止,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以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主体、以企业年金和商业性养老保险为辅助的三支柱制度框架。然而,遗憾的是,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
截至2011年上半年,中国实有企业1191。16万户,而在2010年底,只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只占企业总数的0。31%,全部企业年金累计结存才2809亿元,仅占沪深股市市值的1。06%。而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性养老保险,作用日显重要,但政策仍需不断完善。
《报告》则认为,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不足、各种政策不配套和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缓慢是当前制约企业年金快速发展的最核心和最棘手的问题。例如,单位缴费的税优比例仅为5%,而职工个人的税优比例一直没有出台。而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集合计划的相关制度安排出台时间较晚,还没有基于中小企业特点提供特殊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的潜在需求。不过,2010年在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4。31%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全年基金仍然逆势盈利,整体取得了3。41%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今年的状况则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全市场企业年金组合加权投资收益率今年上半年为-0。11%。
“人社部很早就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保制度,尤其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可惜的是,企业年金并未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表示。她建议:“一定要给养老保险基金和年金的运营创造条件,使其安全、平稳、可控地运行,这主要是一个管理、掌控问题。一定要对其进行监管,保证参保人的基本权利。要加强引进社会监督,让参保人能进行监督,他们也许不具备一些基本知识,应进行动员教育。”
在“三个支柱”之外,养老保险基金体系中还有一个“成员”:作为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保基金。这个重点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社会养老金收支不足的基金,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运营下,颇显“一枝独秀”。由于投资渠道的灵活多元,全国社保基金设立10年来,已累计投资收益2771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17%,比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2。14%高出7。03%。不过,尽管其业绩优异,“体量”却仍然偏小,2010年末,其资产总额为8568。25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应该是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有一定保障水平的基金。它是为了补"缺口"的,为保证基本养老保险的长期平衡,应对今后10年、20年的养老金社会统筹账户收支缺口应进行测算,如果不进行测算,现在的养老金制度就是盲目的。另外,要不断扩大全国社保基金,这在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有要求。对现有基金的来源,要进行公布:第一是国有股转持,划归社保基金,要变成由国务院发布,而不是部委;第二,中央财政超收的部分要有较大比例划过来;第三,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应有一定比例用于社保基金。”戴相龙建议。
利差损失巨大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在《报告》主编、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看来,一个重要诱因便是欧洲福利国家过度慷慨的养老金福利制度,“老龄化成本”不断显性化和货币化,逐渐使福利国家深陷债务泥潭。
欧洲的“前车之鉴”,也为中国养老金改革提出了一些重要启示,促使人们对制度进行重新审视。郑秉文称,首先,中国的制度参数严重扭曲。中国的退休年龄过低,提高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率,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保人最低缴费年限只有15年,而发达国家的参考缴费年限是41年,这使财务可持续性面临严峻风险。每年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上调10%,而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仅2%,其间形成了巨大的利差损失。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放在首位。此外,要强化制度的个人激励设计,在每年一度的全国范围养老金待遇统一上调的"大锅饭"体制下,缴费与权益之间的联系几乎丧失无遗。再者,在我国第二支柱不发达,第一支柱压力太大的情况下,财政补贴已成刚性,1998年至今已补贴1万多亿元,造成财政的过大压力。事实上,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比比皆是,所有的财务风险都被"打包"推向了未来,巨大的隐性成本将逐渐显性化,而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现在的高增长,必将走向稳态。因此,养老水平不能超越经济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一致,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郑秉文表示。
不过,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看来,欧债危机的根源并非高福利,社保制度并不是导致社会与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是化解社会与经济危机的手段。“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主要风险,是基金贬值和可能的投资失误,有导致养老金制度财政崩溃的风险。中国还是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实业立国,保持理性,实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